ID: 20454832

5.5显微镜和望远镜 学案 (无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2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9次 大小:4665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显微镜,望远镜,学案,答案,2023-2024,学年
  • cover
显微镜和望远镜 主备人: 授课人: 课型: 总课时数: 年 月 日 【学习目标】 1. 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 尝试应用已学的透镜成像知识来解释物理现象,获得初步的问题解决能力。 3. 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关注人类探索宇宙的重大活动,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点难点】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和成像原理。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智慧先学】 1.观察细胞等微小的物体要用 ,观察远处的物体和天体的运动要用 。 2.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 组透镜组成的,这两组透镜分别叫做 。靠近眼睛的叫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 。 3.物体经过显微镜的物镜成一个 、 的 像,目镜的作用则相当于一个 ,它可以将物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 4.物体经过望远镜的物镜成一个 、 的 像,目镜的作用则相当于一个 。 5.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主要与物体对我们的眼睛所成的 的大小有关,它越大,我们就看得越清楚。 问案: 【智慧导入】 血细胞 环形山 这些图片是通过我们的眼睛直接看到的吗?如果不是,那又是怎样看到的呢? 【智慧碰撞】 1、 显微镜 活动:试着用一个凸透镜观察课本上的字,呈现放大的像。 思考: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有限,想看到更大的像,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回答:可以用凸透镜观察放大的像,将放大的像再放大一次。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探究,小组合作用两片凸透镜尝试操作。 教师引导:这就是简易的显微镜。 学生阅读教材,说出显微镜的结构和成像原理。学生回答后教师做补充说明。 望远镜 用多媒体展示伽利略发明望远镜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显微镜的方法启发学生怎样看清远处的物体。凸透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形成一个缩小的实像,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看清这个像呢? 学生回答:可以再用一个凸透镜把这个像放大。 由此引出望远镜的结构和成像原理。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探究,小组合作用两片凸透镜观察远处的物体。有什么发现。 学生发现:物镜成的像是缩小的,为什么使用望远镜观察物体时感到物体被放大。 物镜成的像不仅和目镜的放大作用有关还和视角有关系。 视角 引导学生回顾我们生活中的现象并观察幻灯片,同样的物体离眼睛近了看着大,还是离眼睛远了看着大。 物体对眼睛所成的视角与物体的大小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据此解释为什么用望远镜看到物体变大。 学生解释:因为物镜所成的像离我们的眼睛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变得很大。 探索宇宙 学生自学课本探索宇宙,了解科学家利用望远镜探索宇宙的进程。 【智慧拓展】选择合适交通方式 1、乌鲁木齐某学校的王校长临时接到北京开会的通知,要求第二天必须赶到。 2、河南郑州某公司的业务员小张,必须在两天内到北京签定一份合同。 3、刘晓和妈妈准备暑假从石家庄到香港旅游。她们想选择比较经济的旅行方案。 4、周强和同学约好,国庆长假期间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 【智慧盘点】 思维导图 【智慧达标】 2.根据下列情境,判断应选择哪种交通运输工具较为合理,并做简单归纳。 (1)一吨活鱼从北京郊区的水库运往城区。( ) (2)送几百千克葡萄到市场出售。( ) (3)500吨钢材从上海运往济南。( ) (4)1万吨海盐从天津的长芦盐场运往上海。(   ) (5)10万吨大米从武汉运往上海。( ) 【智慧反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