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462750

知识点总结2023--2024学年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文字素材)

日期:2025-05-17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95次 大小:12353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知识点,总结,2023--2024,学年,济南,生物
  • cover
第十九讲生命的演化 一、考点聚焦 1、生命的化学起源与实验探索 2、生物进化的证据、历程以及原因(自然选择学说) 3、人类的起源与进化过程 二、知识清单及考点分析 (一)生命的起源-生命的化学进化 [知识梳理](背诵) 1.观点: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漫长的化学进化过程逐渐演变而来的,由奥巴林提出。 2.过程: ①原始大气(含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硫化氢等,没有氧气)在紫外线、闪电及火山喷发 等条件的激发下,形成了一些有机小分子物质,这些物质随着降雨进入原始海洋. ②在原始海洋中,有机小分子物质(氨基酸、核苷酸等)经长期积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核酸、蛋白质等),这些物质逐渐聚集并在外表形成了与外界隔开的原始界膜,构成,独立体系,经过不断完善,实现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形成原始生命。 3.实验探索 ①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等人首创了根据原始地球环境设计的模拟实验,从而验证了由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的可能性。 ②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世界首次):1981年,我国科学工作者人工合成了核酸。 [核心突破] 米勒模拟实验: 生命起源过程: [补充说明] 1.原始大气中仅产生了有机小分子物质,原始海洋中才孕育了生命 2.原始大气与现在大气的最主要区别在于有无氧气。 (二)生物进化 [知识梳理](背诵) 1.生物进化的证据 ①化石证据 (1)概念: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的证据。 (2)分布规律:越是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是晚期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 ②解剖学证据 (1)同源器官:外形和功能上很不相同,但在解剖结构上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来源相同。(例如: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人的手臂属于同源器官。) (2)同源器官的意义:反映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由共同的原始 祖先进化而来。 ③分子生物学证据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2)氨基酸组成与生物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越多: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石分子的差异越大。可以比较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的顺序。 细胞色素c属于分子生物学证据,它是生物细胞中与呼吸作用有关的一种蛋白质 2.生物进化的历程 (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①绿色植物的四大类群:藻类植物:无根、茎、叶分化→苔藓植物:只有茎、叶分化的→_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有简单的输导组织→种子植物:根、茎、叶发达,输导组织发 达,是真正的陆生植物。 ②脊椎动物心脏结构的比较;鱼类:一心房一心室一两栖类:两心房一心室→爬行类:两心房一心室,心室内有不完全的隔膜一鸟类和哺乳类:两心房两心室。(心脏越发达,运输氧气的能力越强) ③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①植物的进化历程: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原始单细胞藻类。它们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成为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一部分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成为原始的种子植物。 ②动物的进化历程: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单细胞动物。它们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成为原始的无脊椎动物。后来出现了古代的脊椎动物一原始鱼类,并逐渐进化成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某些爬行类又进化成为原始的鸟类和原始哺乳类 【注意]①蕨类植物不是由苔藓植物进化而来的,而是由藻类植物进化而来的:哺乳动物不是由鸟类进化而来的,而是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②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不包括体型由小到大。 3.生物进化的原因 (1)自然选择学说 ①提出者:达尔文 ②概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