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486757

6《老子》四章《五石之瓠》课时练习(含答案) 统编语文高中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640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必修,选择性,高中,语文,统编,答案
    6. 《老子》四章 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埏埴以为器    埴:黏土 ②自伐者无功 伐:讨伐 B. ①跨者不行  跨:阔步行走 ②自矜者不长  矜:夸耀 C. ①曰余食赘行  行:同“形”,形体 ②自胜者强  强:强壮 D. ①凿户牖以为室  户牖:门窗 ②自知者明  知:知识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埏埴以为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 死而不亡者寿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 当其无,有室之用 民之从事 D.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吾其还也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 强行者有志 B.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C. 民之从事 D. 跨者不行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自见者不明 ②其脆易泮 ③小学而大遗 ④学不学 ⑤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②/①③④/⑤ 5.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子,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人。中国古代哲学家,法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B. 辐,车轮的辐条,古时候的车轮一般由三十根辐条构成。 C. 毂,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 D. 夫子,古时对男子的尊称。原为孔子门徒对孔子的尊称,后来成为人们对教师的尊称。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老子》第十一章中指出“有”给人便利,“无”也发挥了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 (2) 《老子》第二十四章中指出自夸和自高自大的害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 (3) 《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了解、认识别人叫作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的句子是“_____,_____”。 (4) 《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战胜别人和能克制自己的弱点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 阅读课文,完成7~8题。 7. 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子》第十一章里论述了“有”与“无”,即实在之物与空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所讲的“有”与“无”是就现象界而言的。 B. 在《老子》第二十四章里,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说“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后果都是不好的,这些做法是不足取的。 C. 《老子》第六十四章以“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与“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进行对比,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道理。 D. 老子指出“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许多人不能持之以恒,总是在事情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主要原因在于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 8. 《〈老子〉四章》告诉我们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答出三条即可) 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