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9318

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案:必修3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日期:2024-06-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7次 大小:309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江苏省,必修,教育,中国,现代,21课
  • cover
课标点击: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一、人民教育的奠基: 1、新中国教育是在什么背景下拉开序幕的? (1)新中国的成立;(2)人民政府的重视。 2.人民政府是怎样让教育事业回到人民手中的? 改造旧教育,创建新教育,收回教育主权。 3.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何时召开?有何重要决议? 1949年底;教育向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文化教育水平。 4.为发展教育,党和政府制定了哪些教育方针?取得怎样的成果? (1)方针: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提出: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成果:①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和半工半读教育共同发展。 ②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③奠定了共和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动乱中的教育: 1、表现: (1)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很多师生都被卷入“扫四旧”批走资派活动中,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2)1966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 (3)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2、结果:“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三、教育的复兴: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