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北师大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健康地 生活 第十三章 预防传染病 学习目标 01 说明传染病的概念和特点 传染性、流行性 02 说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分析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03 认识一些常见的传染病 区分传染病和非传染病,形成健康意识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结核杆菌-肺结核 新冠病毒-新冠肺炎 蛔虫-蛔虫病 细菌 病毒 寄生虫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判断以下疾病是否为传染病 疾病名称 是否为传染病 病因 流行性感冒 麻疹 缺铁性贫血 肺结核 蛔虫病 近视 是 是 否 是 是 否 流感病毒 麻疹病毒 缺铁 结核杆菌 蛔虫 晶状体曲度变大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思考分析 1、引起疾病的病原体是什么? 2、病原体首先存在于什么人身上? 3、这种流感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4、生活中,什么人最容易得流感? 思考分析 1、引起疾病的病原体是什么? 2、病原体首先存在于什么人身上? 3、这种流感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4、生活中,什么人最容易得流感? 流感病毒 流感患者 飞沫、空气等 免疫力差的人群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染病患者 受感染的动物 病原体携带者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空气传播 水和食物传播 接触传播 生物媒介传播 土壤传播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 治疗、隔离传染病患者 杀死、焚烧、深埋患病动物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饮食卫生、水源粪便管理、消毒工作等 勤洗手 开窗通风 戴口罩 消毒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保护易感人群:注射疫苗、加强体育锻炼等 注射疫苗 体育锻炼 思考分析 阅读资料,判断以下内容中分别从哪个环节防止疫情传播? 在进行新冠疫情防治过程中,为了防止疫情扩散,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对感染者及时进行救治和隔离;对公共场所定期进行消杀;倡导市民出行戴口罩、接种疫苗等。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切断其中任一环节,即可终止传染病的流行 认识常见的传染病 病原体: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蛔虫病-消化道寄生虫病 蛔虫 粪便内含蛔虫受精卵的人 粪口传播 卫生条件较差地区的儿童 认识常见的传染病 病原体: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流行性感冒-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病毒 流感患者 空气和接触传播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认识常见的传染病 病原体: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肺结核-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结核杆菌 肺结核患者 飞沫和尘埃传播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认识常见的传染病 病原体: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病毒性肝炎-肝炎病毒传染病 肝炎病毒 病毒性肝炎患者 饮食和血液传播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认识常见的传染病 病原体: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传染性眼病 相关病毒 结膜炎患者 接触性传播 与患者有接触的人 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高应急准备意识和防护能力 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003年5月国务院公布实施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并于2011年进行了修订。 课堂作业 1、整理教科书 2、练习册P77-79页第1-14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