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9719

第一节:音乐与人生 配套教学设计(58)

日期:2024-06-27 科目:音乐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8次 大小:343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一节,音乐,人生,配套,教学设计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初步明确音乐欣赏与鉴赏的区别,进而引导学生用理解包容、尝试的心态去欣赏不同的音乐。 2、聆听不同风格的音乐,并利用音乐软件等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感受到各种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作用。 3.引导学生培养聆听的意识和习惯。使学生充分理解感悟、聆听音乐要素是鉴赏音乐的基本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音乐学习是有法可循的。 2新设计 本课由“导入”、“学习与拓展”“聆听与感悟”、“思考与探究”、“课堂总结”五部分组成。为了能更好的引起学生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充分利用学生的原有认知、扩大学生的审美视野,为了加强聆听的针对性、对比性和有效性,除了选用了教材中的一些音频资料还适当补充别具特色的视频材料,如:《卡农》四部和声、电影《大腕》音乐片段、不同乐器演奏的《野蜂飞舞》及大量的歌曲。 3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更多关注的是音乐的休闲和娱乐功能。现在绝大多数学生喜爱流行歌曲,受社会传媒影响甚深。学生们往往认为高中音乐鉴赏课就是到音乐教室听听音乐,看看碟片。学校教学的现实与课标的要求间差距较远。所以,我们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先琢磨他们为什么喜欢,是不是受社会传媒的影响随大流人云亦云;而后结合教材并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合理的关注点迁移,希望他们做一个像美食家一样的“美听家”,变狭隘的休闲听赏为有一定审美情趣的音乐鉴赏,最终向课标所要求的更高层次迈进。 4重点难点 难点:对各种音乐要素的领悟。 重点:引导学生在聆听中初步了解节奏、节拍、速度、旋律、力度、音色、调式、和声、织体、曲式等音乐要素;明确音乐鉴赏是有法可循的。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1.在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的音乐声中开始本课。 2.为“武侠”电影选片头曲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尝试选择,并用较专业的语言表达。 3.音乐鉴赏与音乐欣赏的区别:听———品———评。 活动2【讲授】音乐要素的学习与拓展 (二)、音乐要素的学习与拓展 音乐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 结合音乐作品初步了解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色、和声、旋律、调式、织体、曲式等音乐要素。 活动3【活动】聆听与感悟 (三)、聆听与感悟 欣赏电影音乐片段,并分析哪些音乐要素发生了变化致使音乐风格发生了变化。 活动4【练习】思考与探究 (四)思考与探究 1.“如何用音乐表现蜜蜂?”(《野蜂飞舞》欣赏) 师生共同探究速度、力度、节奏、音色等要素。 a.请学生分析野蜂飞行的状态。翅膀震动频率高,翅膀翼展小,发出嗡嗡声。 b.全体学生在教师指挥下模拟野蜂群飞行的声响。 c.请学生从创作者的角度总结如何创作有关野蜂的音乐。 d.欣赏《野蜂飞舞》钢琴版、弦乐版、管弦乐版、动画版。 活动5【测试】总结 (五)、总结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是耳朵的美餐。 ――感受纯听觉的美!用“心”聆听音乐,音乐会回馈你无尽的享受! 活动6【作业】作业 (六)、作业 对比听赏《草原放牧》、柴可夫斯基的《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及《长江之歌》的主题音乐,分析其相关音乐要素上的特点,说说这些要素发挥了什么样的艺术作用,完成课本12页的表格。 测评练习 练习:课后每位同学寻找和运用两种以上的生活用品来创造音乐。 测评: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生活中的用品分工合作演奏一曲音乐作品,下次课各小组展示评比。 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IPA and Phonics 实际上本课不属于任何册的任何一课,却又可以服务于每一课。音标与英语直拼法的结合学习,是帮助学生形成自学能力,有助学生终生学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