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9736

第一节:音乐与人生 配套教学设计(67)

日期:2024-06-26 科目:音乐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348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一节,音乐,人生,配套,教学设计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 通过认识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形成喜爱音乐、学习音乐鉴赏方法及提高音乐审美能力。2. 聆听《草原放牧》,初步感受音乐感情:通过《草原牧歌》的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作品中所发挥的不同艺术作用。3. 通过鉴赏,使学生认识到,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的能力。高质量的人生,应该用音乐美化自己人生的道理,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 2学情分析 在对本校学生的调查中,多数学生喜爱流行歌曲,只有少数学生喜欢民族乐曲和外国乐曲。可见,学生在平时的音乐生活中多是盲目而随意的,缺乏正确的引导。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过多的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训练而缺少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想象力的提高,因而造成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加上音乐教材的内容与本校学生的实际水平差距较大,学生在对有些内容的学习中往往提不起精神,甚至有些学生干脆就不听,造成学习被动,因此,必须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有所改变,才能唤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使音乐课变成欣赏课,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通过鉴赏作品认识音乐要素的艺术作用。2. 通过鉴赏作品,使学生初步掌握聆听音乐的方法。教学难点: 分析及探究音乐要素在不同的作品中体现出不同的特点。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草原放牧 1、什么是音乐 2、音乐的基本要素 活动2【讲授】草原放牧 1、《草原放牧》中的一系列难点: (1)乐曲简介:《草原英雄小姐妹》是作曲家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于1972年春,尝试将我国传统民族乐器琵琶作为主奏乐器,与西洋管弦乐队结合的琵琶协奏曲。 全曲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草原放牧” 第二部分“与暴风雪搏斗” 第三部分“在寒夜中进行” 第四部分“党的关怀记心间” 第五部分“千万朵红花遍地开” (2)什么是协奏曲———指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竟奏的器乐套曲 (3)介绍主乐器 琵琶 (4)蒙古族长短调的音乐特点 2、聆听《草原放牧》 (1)第一主题:主要主题,刻画“小姐妹”天真、活泼、乐观、富有朝气的少年形象以及她们勤劳放牧的生活情景。 (2)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草原美丽的景色和主人公对大草原的热爱之情。 3、学唱第一主题 1、讲述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 2、《草原放牧》中的一系列难点: (1)乐曲简介:《草原英雄小姐妹》是作曲家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于1972年春,尝试将我国传统民族乐器琵琶作为主奏乐器,与西洋管弦乐队结合的琵琶协奏曲。 全曲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草原放牧” 第二部分“与暴风雪搏斗” 第三部分“在寒夜中进行” 第四部分“党的关怀记心间” 第五部分“千万朵红花遍地开” (2)什么是协奏曲———指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竟奏的器乐套曲 (3)介绍主乐器 琵琶 (4)蒙古族长短调的音乐特点 3、聆听《草原放牧》 (1)第一主题:主要主题,刻画“小姐妹”天真、活泼、乐观、富有朝气的少年形象以及她们勤劳放牧的生活情景。 (2)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草原美丽的景色和主人公对大草原的热爱之情。 4、学唱《草原放牧》第一主题 测评练习 练习:课后每位同学寻找和运用两种以上的生活用品来创造音乐。 测评: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生活中的用品分工合作演奏一曲音乐作品,下次课各小组展示评比。 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IPA and Phonics 实际上本课不属于任何册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