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最苦与最乐 1.略读课文,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目标 2.精读课文,体会作者平实而又带书卷气的语言风格。 1.略读课文,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 2.精读课文,体会作者平实而又带书卷气的语言风格。 1.略读课文,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 2.精读课文,体会作者平实而又带书卷气的语言风格。 目录 01 撰写课读联 上联:苦中作乐,以苦为乐,乐在其中 02 导入 03 下联: 04 甜中有苦,苦中有甜,苦尽甘来 ◆ 复习略读方法:观其大略,粗知文章大意。 第一,紧扣标题来读。 第二,抓住关键信息来读。 第三,适当提炼概括。 环节一、略读———整体感知 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方法提示:读标题,提取关键词,提炼概括 本文主要讲了“最苦”“最乐” 与“责任”的关系,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乐,尽责方能苦中真乐。 文章的脉络: 最苦——— 负责任 最乐——— 尽责任 结论 ——— 人 应当 勇于尽责,而不 应当逃避责任 责任 我们 提示:代入 自己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等。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他被公认为是清末优秀的学者,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 作者简介 他还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 黄遵宪评价梁启超的文章说: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 要求:学习课文之前,查阅相关资料,梳理出文章的时代背景。 提示:知人论世法。 作者简介 (一)句式和论证方法 提示:①句式有陈述句、设问句、反问句、感叹句;肯定句、否定句;主动句、被动句等。②论证方法有“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1.体会句式不同。 原文: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贫吗 不是。失意吗 不是。老吗?死吗 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改句:人生最苦的事不是贫,不是失意,不是变老,也不是死亡。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过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环节二、精读———品析语言 体会句式不同 原句运用了排比设问句,这几个设问句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把苦乐与责任的关系阐述得有条不紊,令人信服。同时,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责任”,但由于设问句的运用,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有一股灵动之气。 环节二、精读———品析语言 2.体会论证方法不同 ①“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 环节二、精读———品析语言 运用举例论证,来论证观点。如:承诺未兑现、欠钱未还、受恩惠未报、得罪人未赔礼,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从而归纳出背负未了的责任是痛苦的。 二、精读———品析语言 体会论证方法不同 ②“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运用对比论证,论证了逃避责任只能是“自投苦海”,从反面论证了观点。 环节二、精读———品析语言 (2)体会本文“语言平易、亲切,如拉家常”的特点。 ①“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 本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