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525288

2024届福建省九地市高三三模人生的遗憾:“我不行”“我本可以”“我也曾想过”审题立意及范文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8次 大小:281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4届,立意,审题,我也曾想过,我本可以,我不行
  • cover
2024届福建省九地市高三三模人生的遗憾:“我不行”“我本可以”“我也曾想过”审题立意及范文 【试题出处:2023~2024学年福州市高三年级第三次质量检测语 文 试 题】(2024.4) 写作(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有人说:人生的一大遗憾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我也曾想过”。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材料类型及考查特点 本次作文材料属于哲理类,通过引述一种人生遗憾的表述,引导考生反思个人经历与成长中的“未尽力”与“错过”的问题,考查学生的自我认知、价值判断以及深度思考能力。材料简洁明了,但意蕴丰富,既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重在检验其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二、材料解读,提炼核心主题 关键词提取:“人生的一大遗憾”、“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我也曾想过’”。 分层解读: 第一部分提出一个观点:人生中存在遗憾。 第二部分通过对比,指出这种遗憾并非源于能力不足(“我不行”),而是未能充分发挥潜能或没有付诸行动(“我本可以”、“我也曾想过”)。 核心主题提炼:材料的核心在于探讨个人潜力的发挥与行动的重要性,强调面对机会时的积极态度与实际作为,以及未能如此所带来的遗憾感受。 三、审题步骤与方法详细阐述 阅读理解:首先,仔细阅读材料,捕捉关键信息,理解材料所传达的主要思想或情感。 提炼关键词:如上所述,锁定“遗憾”、“我本可以”、“我也曾想过”等关键词。 分析深层含义:思考这些关键词背后的意义,即未能把握机会、未尽全力尝试的遗憾。 联系现实生活:将材料寓意与个人经历、社会现象、历史事件等相联系,寻找写作的切入点。 确定立意角度:基于以上分析,选择一个具体且有深度的视角作为文章的立意点。 四、材料立意 正面立意:勇于尝试,不留遗憾;把握现在,实践梦想。 反面立意:反思“想而不做”的危害;避免空想,重视行动的价值。 综合立意:认识自我潜能,勇于挑战与自我超越。 五、基于立意方向的标题参考 《行动,让遗憾无处遁形》 《我本可以,所以我必须》 《从“想”到“做”,跨越遗憾的鸿沟》 《把握今天,不留给明天遗憾》 六、写作素材提供及运用指导 名人案例:如托马斯·爱迪生的无数次实验最终发明电灯,展现坚持与实践的力量。 历史事件:如嫦娥探月工程,从“我想”到“我能”,体现了国家科技实力的飞跃。 个人经历:学生时代的一次竞赛准备,从犹豫不决到全力以赴,最终收获成长。 其他具体素材: 素材一:迈克尔·乔丹的失败与成功 素材内容: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在其职业生涯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他的成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乔丹在高中时期曾被篮球队裁掉,这对当时的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然而,这次失败成为了他日后成功的催化剂。乔丹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努力训练,最终不仅重返校队,还一步步走向职业篮球的顶峰,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之一。 运用指导:在作文中,可以将乔丹的故事作为“我本可以”转变为“我做到了”的正面例子。通过描述乔丹面对失败时的心态转变和不懈努力,强调即使遇到挫折,只要勇于尝试,持续行动,就能将“我本可以”的遗憾转化为成功的喜悦。可以在文章的论证部分使用,作为支撑“勇于尝试,不留遗憾”这一论点的有力证据。 素材二:《哈利·波特》系列的诞生 素材内容:J.K.罗琳在创作《哈利·波特》系列之前,是一位生活困顿的单身母亲,她的手稿曾被多家-出卷网-拒绝。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和外界的质疑,罗琳没有放弃她的写作梦想。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后,《哈利·波特》终于被一家小-出卷网-接受,并迅速风靡全球,成为文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