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526903

七年级下册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含解析)

日期:2025-04-22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7次 大小:8595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七年级,下册,实验,探究,专题,训练
  • cover
七年级下册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1.草莓外的“籽”是草莓的果实,其果皮厚且硬,内含种子(如图)。自然条件下,草莓"籽”较难萌发形成新植株,利用强腐蚀性的浓硫酸处理草莓"“籽”可有效解决该问题。为寻找草莓“籽”的最佳酸处理时间,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若干粒大小相似的草莓"籽”,平均分成5组,并标记为A、B、C、D、E; ②利用浓硫酸泌泡5组草莓“籽”,时间分别为0秒、30秒、60秒、90秒、120 秒。 ③取出没泡后的草莓“籽子”,立刻用水清洗干净,将其均匀地放置在铺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并放置于恒温光照培养箱中培养。 ④每隔7天记录每组草莓“籽”的数量,并计算萌发率,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浓硫酸处理时间/秒 草莓“籽”萌发率/% 7天 14天 21天 28天 35天 A 0 0 20 36.7 53.3 63.3 B 30 3.3 33.3 53.3 60 73.3 C 60 10 43.3 53.3 63.3 76.6 D 90 10 46.7 66.7 68 80 E 120 10 50 70 70 70 (1)浓硫酸处理过的草莓"籽”,更容易满足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该条件指的是   。 (2)步骤③中,需立刻用水洗净浓硫酸浸泡后的草莓"籽"的原因是   。 (3)农科园为培育新品种,短时间内需要大量草莓幼苗,则草莓“籽“浓硫酸处理的最佳时间应为多少,并说明理由。 2.某同学在学习了液体压强的知识后,尝试“探究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实验,自制了一个实验仪器,取来一个容器,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大小相同且互不.相通的A、B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A、B两部分加入不同或相同的液体,进行实验。(如图甲、乙所示) (1)该同学是通过观察   来确定比较A、B两部分液体产生的压强大小的。 (2)实验一: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向容器A、B两部分都加入了一定量的清水,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他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3)实验二:继续探究不同液体对压强大小的影响,他往容器A中加入酒精,往容器B中加入清水,得到的实验结果与实验一类似,如图乙所示。该同学能否得出可靠的结论?为什么?    3.“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经历了伽利略、笛卡儿和牛顿等科学家不断完善的过程。 (1)伽利略经过下图所示的实验和推理得出结论:如果没有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会一直运动下去。结合伽利略的结论写出图中各实验和推理的先后顺序:   。(用字母表示) (2)笛卡儿在伽利略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牛顿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相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笛卡儿的观点有什么不足? 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涛同学选取一块薄平板玻璃、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火柴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a)所示: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 (2)用铅笔画出平面镜及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并画出蜡烛A和蜡烛B位置的连线,经测量发现:两蜡烛的连线与镜面   ,两蜡烛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移去蜡烛B,将白卡片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蜡烛B所在的位置,直接观察白卡片,观察白卡片上   (填“有”或“没有”)蜡烛A的像,说明蜡烛A经平面镜所成的是   像。 (4)小涛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点燃蜡烛A,她观察发现:平板玻璃中蜡烛A的像偏高且倾斜。你认为在图(b)所示的甲、乙、丙三幅图中,   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 (5)正确做完某次实验后,四个小组将收集和处理的信息记录在白纸上,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正确的选项的字母填写在横线上)。 5.在学习影响滑动摩擦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