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527719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3次 大小:5276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过松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理解诗歌内容,抓住关键词,品析诗歌新奇风趣的语言。 3.通过赏析重点句,感悟诗中深刻的哲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指导学生朗读诗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 --贾岛《寻隐者不遇》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思考:以上诗句都有什么特点? 都含有“山”字 理解题目: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松源:与“漆公店”均在今江西弋阳与余江之间。 晨炊:早餐 【作者简介】 1. 他字廷秀,号诚斋,是南宋杰出的诗人。 2. 他的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家。 3. 我们学过他的诗《小池》,最有名的就是那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 他就是———杨万里。 杨万里的诗歌创作,自成一家,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纪行的时候。诗人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故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便被外放做官。 作者途经松源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作此诗时,杨万里65岁,经历了人生的坎坎坷坷,因此能得出深刻的感悟。 【自主学习】 认真朗读诗歌及课下注释,疏通诗意。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精读课文时解决。 1.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词。 2.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读诗歌】 听音频(找出读音错误)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疏通文意】 注释: 赚得:骗得 错喜欢:空欢喜 政:同“正” 放出:这里是把行人放过去的意思。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赏析诗句。 诗意: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空欢喜一场。 赏析:首句以否定形式提出论题,指出下山并不像通常认为的那样轻松容易。次句补充首句,“赚”字幽默风趣。行人心目中下山的容易,与实际上下山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说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山的主观想象骗了。 诗意:当你进入万山环绕的圈子里,你刚攀过一座山,又马上被另一座山阻拦。 赏析:三、四句承接“错喜欢”,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山本无知,“一山放出一山拦”的形容却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诗人从日常现象中敏锐领悟经验,以生动的语言叙出,给人以联想和启示。 【分析讨论】 1.这首诗歌的首句看似平常,却极富包孕性,请同学们细读此句,看看这句话包含了哪些意思。 ①说明作者已经体会到了下山的困难了,也暗含了爬山的艰难。 ②对常人的说法持否定态度。 2.有人说第二句“赚”字运用最精巧,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分析。 “赚”字富于幽默风趣。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坦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正成鲜明对比,因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诗人在这里只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悬念。 3.本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你认为本诗中还有哪些字用得好?为什么? “放出”和“拦” 是拟人的手法,赋予“万山”人的思想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生动形象地写出下山时的真切感受。这两个词使得描述更加生动形象,表现力极强。 4.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作者是怎样来表现这个深刻哲理的? 诗的前半部为议论,后半部为描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