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2733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三 文学性文本阅读 课件(共326张PPT)+学案

日期:2025-04-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4次 大小:5575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文学性,文本
    (课件网)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 专题三 文学性文本阅读 1.散文的概念 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考点一 概括内容 2.散文的特征 (1)基本特征: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神不散”指散文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 (2)内容上的特征: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3)形式上的特征: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从细处落笔,以小见大;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3.散文的分类 (1)写景状物散文:就是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散文。作者往往借助对自然之景、物的描绘、抒情、议论来表达对时代、社会、人生的认识与理解。它是各类考试散文阅读的首选。阅读写景状物散文,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景、物,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写出了景、物什么样的特点,以此感受景、物的形象特征,进而分析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后理解全文的主旨。 (2)写人叙事散文:写人叙事散文就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了饱满的情感。偏重于写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于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于对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也可以是几个片段的剪辑,在叙事中倾注了作者真挚的感情。 (3)议论说理散文:就是既具有形散神聚的散文特点,又有一定议论说理特色的散文形式。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阅读这类散文要注意借事说理、寓理于事、因情悟理、情理交融的特点。重视分析材料和观点的关系,进而品味其情趣、理趣。 4.散文的线索及判断方法 散文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为线索;以行为为线索;以文眼为线索。有的文章不但有明线,还有暗线;线索的特征有的在结构上贯穿全文,时隐时现,有的有明显的标志(或是标题本身,或在文中反复出现)。 找散文的线索时,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句、抒情句,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5.小说的概念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6.记叙文的六要素 记叙文的六要素一般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1.(2024·济宁中考)根据下面的提示,梳理小说情节。 2.(2024·滨州中考)结合文中四处画波浪线的句子,概括“我”与老陈交往时的感情变化。 3.(2024·威海中考)请概括文中“水泥画、老房子、老梨树”三个“老物件”的共同特点。 4.(2024·潍坊中考)与永安长城的相遇,也是一次与历史的相会。请根据文章内容,梳理作者写作思路,把下面的简图补充完整。 [考点溯源] 1.在作者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描绘了哪些春日图景。(七上《春》课后“思考探究”) [答案] (1)春草图(草报春) (2)春花图(花争春) (3)春风图(风唱春) (4)春雨图(雨润春) (5)迎春图(人迎春) 2.文中说,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