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530090

六下第13课《 扩音系统的控制》教案(表格式) 浙教版(2023)信息科技

日期:2025-04-02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9次 大小:1148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六下,13课, 扩音系统的控制,教案,格式,教版
  • cover
教学内容 第13课 扩音系统的控制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常用扩音系统的缺陷。 学会利用所学知识对扩音系统进行优化。 教学重点 常用扩音系统的缺陷,利用所学知识对扩音系统进行优化。 教学难点 利用所学知识对扩音系统进行优化。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版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导入 引出讨论 讨论 视频情境导入 扩音系统使用范围很广,但它也存在不少缺点。教师播放视频。 视频内容:环境干扰,影响了扩音的效果。 提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关注:学生结合已有经验,思考解决策略。 引出:扩音系统可以根据环境噪声的大小自动调整播放音量,以确保声音的清晰度和舒适度。 引出课题 观看视频并参与互动。 师生互答,讨论解决方案 从学生本单元学习的扩音系统的优缺点导入,结合生活中的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 自主探究,建构新知 扩音系统的反馈设计 1.通过前面分享,确定项目。 问题的界定:设计一台可以根据环境噪声的大小自动调整播放音量的扩音系统。 2.提问:该扩音系统中的反馈设计应该是怎么样的? 关注:控制系统的反馈设计 3.结合学生分享,师生完成板书,即扩音系统的反馈设计图示。 请学生结合反馈设计图示,再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说一说。 扩音系统的反馈实现 问题描述 提问:系统如何实现音量自动调节? 关注:结合前面学习的知识和交流,用信息科技的语言说一说。 师生小结:使用麦克风采集环境噪声,当这个连续量大于或小于设定的阈值,生成相应的开关量。增大或减小音乐播放的音量,循环往复,最终实现音量的自动调节。 算法描述 提问:什么时候增加播放音量?什么时候降低播放音量。 关注:学生对扩音系统反馈的整个过程的理解。 师生梳理以下内容: 教师出示具有空格的流程图,请学生操作试一试。 师生互动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结合图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学生说一说 师生互动小结 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生梳理 根据需求,提出解决策略和思考方法,引导学生表达思维与想法,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问题描述中,学生再次清晰任务,逐步挖掘其解决过程,描述算法。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得到相关结论与图示,提升学生素养。 程序实现 实践运用 结合导学单与教学实验设备实践探究。 我会连设备 学生认一认,连接设备,打开程序。 我会读程序 师生读一读程序,师生共同理解程序的含义。相互说一说 我会去实践 程序实验验证。说一说,写一写发现。 师生分享,观察结果。 学生结合导学单,根据任务提示试一试 通过结合实验设备的探究,会通过读代码,进一步认识扩音系统的控制与程序实现。 课堂小结,巩固延伸 1.总结所学,拓展提升 结合板书总结本课所学 2.思考探究 布置课后思考任务,观察身边的扩音系统,结合查找资料,想想不同场景中扩音系统实现的功能。 当堂练习,巩固加深。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扩音系统的优化 教学反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