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534709

15.《搭船的鸟》教案

日期:2024-07-0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3次 大小:187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搭船的鸟,教案
  • cover
搭船的鸟 教学目标: 1.紧扣关键词句理清写作思路,了解作者对翠鸟的外形、动作所做的观察及猜想,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 2.能运用作者观察翠鸟的方法来细致观察身边的事物,记录观察所得;能在丰富的学习情境中有创意地表达。 3.激发学生对万事万物观察的兴趣,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能运用作者观察翠鸟的方法来细致观察身边的事物,记录观察所得;能在丰富的学习情境中有创意地表达。 2.激发学生对万事万物观察的兴趣,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三个场景,听到的雨的声音、鸟的外形、捕鱼动作,动用了那些感官呢?视觉、听觉。 在沙啦沙啦雨声的伴随下,船慢慢前进,雨停了,一位特别的客人来了!这是一位怎样的客人,吸引了“我”的注意呢?我们跟随小作者的脚步,一起读一读第二段,找一找这位特别的客人是什么样子的? 任务一:形色化观察 1.抓住颜色,感知翠鸟外形。 (1)羽毛:读好短语“羽毛是翠绿的”。———翠绿:像翡翠那样的绿色 翅膀:全身都是翠绿色吗 原来文中写的是:翅膀带着一些蓝色。作者不仅观察仔细,描述表达也很准确。 长嘴:一张红色的长嘴。 (2)这样一只小鸟留给你什么印象了呢?美丽、多彩、漂亮 读小作者写的句子,这是描写整体;紧接着跟随作者的视线,我们移步到小鸟的羽毛、翅膀和长嘴,后面分开写鸟的样子,这是描写局部。 要想能做好像小作者这样先写好总体,再写好具体描写需要怎样观察呢? 有序观察,这样先整体在局部的有顺序的观察叫有序观察。 (3)翠鸟这么多处部位,为何作者读读抓住羽毛、翅膀和长嘴来写呢? 这些部位具有特点———描写外形要抓住特点 (4)特别的关注,特别的喜爱。小作者除了通过细致描写翠鸟的颜色之外,还通过什么来形容翠鸟的美呢?迅速找一找,看谁的眼睛亮。 比鹦鹉还漂亮———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翠鸟的美 (5)这一段羽毛,翅膀,长嘴是在描写翠鸟的外形怎么样?外形美。 2.迁移训练,学习表达方法。 1.运用作者观察、描写翠鸟的方法来夸夸图示给出的小动物。 2.可以参考句式,也可以自己创作。 句式:我看见一只 的 ,多么 啊!它的 , ,比 还 。它还有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通过层层递进的多样学习活动感知翠鸟的外形特点。在任务情境中,用习得的观察方法进行有顺序、有层次的表达。] 任务二:解读化观察 1.入境朗读,体会心情。 翠鸟站在船头,“我”盯着翠鸟,浮想联翩,疑问重重。如果你是“我”,你会想些什么呢? 这只翠鸟真是会让人产生很多联想,小作者和大家一样充满好奇,他的好奇都体现在这三问里,一起读。 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 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它站在那里做什么 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这样把自己心里想的写出来的描写叫?心理描写 习作中,可以加入心理描写,让读者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作者的感受。 2.长线观察,破解真相。 刚才大家跟随第3自然段进行猜想。事情的真相是什么呢 翻到文末看看。 翠鸟只是为了搭船捕鱼。选择“搭”是智慧,允许“搭”是善良。 看来,要发现事情的真相,需要持续的观察,根据最终的事实做出判断。不等到最后,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我”是怎样通过持续的观察得到真相的呢?我们一起走进第四段。 【设计意图:该部分设计了两步走。让学生通过朗读,与文本对话,与翠鸟对话。在情境中走进文本,接近翠鸟,生发哲思,感悟真理。] 任务三:全感化观察 1.抓住动词,体会“捕鱼之快”。 (1)初读,整体感知: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用一个词说一说翠鸟捕鱼的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敏捷、动作迅速、灵活等 (2)细读,梳理方法:要说动物界四大名捕,翠鸟当属其中之一。它们捕鱼快准狠,从入水到出水,时间不会超过一秒,人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