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536993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三角形 期末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24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3008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单元,答案,测试题,复习,期末
  • cover
期末单元复习测试 第四单元《三角形》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总分40分) 1.下列各组线段:①1cm、2cm、3cm; ②3cm、4cm、5cm;③3cm、5cm、8cm;④4cm、4cm、2cm;⑤6cm、14cm、5cm;其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有(  ) A.1组 B.2组 C.3组 D.4组 2.如图,一块三角形的玻璃被打碎成三块,现要配一块与原来形状完全相同的玻璃,则(  ) A.只带①去 B.只带③去 C.只带②去 D.带②和③去 3.下列各组图形中,是全等形的是(  ) A.两个含60°角的直角三角形 B.腰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C.边长为3和4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D.一个钝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4.如图,在△ABC和△DEF中,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BF=CE,AB∥DE,只添加一个条件,能判定△ABC≌△DEF的是(  ) A.∠A=∠D B.BF=FC C.AC=DF D.EC=CF 5.如图所示.已知线段AB,观察作图痕迹,所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 A.AP=BP B.AO=BO C.PQ⊥AB D.∠PAB=30° 6.如图,为了测量出池塘A、B两点之间的距离,小育在平地上选取了能够直接到达点A和点B的一点C.他连接BC并延长,使CE=BC;又连接AC并延长,使CD=AC,连接DE.只要测量出DE的长度,也就得到了A、B两点之间的距离,这样测量的依据是(  ) A.SSS B.SAS C.ASA D.AAS 7.如图,要测量河岸相对两点A,B的距离,已知AB垂直于河岸BF,先在BF上取两点C、D,使CD=CB,再过点D作BF的垂线段DE,使点A,C,E在一条直线上,测出DE=20米,则AB的长是(  ) A.10米 B.15米 C.20米 D.25米 8.如图,在2×3的正方形方格中,每个正方形方格的边长都为1,则∠1和∠2的关系是(  ) A.∠2=2∠1 B.∠2﹣∠1=90° C.∠1+∠2=90° D.∠1+∠2=180° 9.如图所示,△ABC与△ADE顶点A重合,点D,E分别在边BC,AC上,且AB=AC,AD=DE,∠B=∠ADE=40°,则∠EDC的度数为(  ) A.20° B.30° C.40° D.50 10.如图,在△ABC中,AD,BE分别为BC,AC边上的高,AD,BE相交于点F,AD=BD,连接CF,则下列结论:①BF=AC;②∠FCD=∠DAC;③CF⊥AB;④若BF=2EC,则△FDC周长等于AB的长.其中正确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总分20分) 11.已知a,b,c为△ABC的三边长,b,c满足|b﹣2|+(c﹣3)2=0,且a为方程|a﹣5|=1的解,则△ABC的周长为    . 12.如图,用尺规可以作一个角的平分线.它的原理是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式说明∠AOC=∠BOC.证明全等的过程中,采用的判定定理是    . 13.如图在△ABC和△ADC中,AB=AD,当添加条件    时,可由“边边边”判定△ABC≌△ADC. 14.如图Rt△ACB中,∠ACB=90°,AD平分∠CAB交BC于D,点E在AB的延长线上,满足∠ADE+∠CAB=180°,若AC=6,BE=2,则线段AB的长为    . 15.已知:如图,BD为△ABC的角平分线,且BD=BC,E为BD延长线上的一点,BE=BA,过E作EF⊥AB,F为垂足,下列结论:①△ABD≌△EBC;②∠BCE+∠BCD=180°;③AD=EF=EC;④AE=EC,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总分90分) 16.已知:在△ABC中,∠BAC=80°,∠B=60°,AD⊥BC于D,AE平分∠DAC,求∠AEC的度数. 17.如图,△ABC≌△ADE,∠DAC=60°,∠BAE=100°,BC分别交AD、DE于点G、F,求∠DFB的度数. 18.如图,B,E,C,D四点在同一直线上,AC,EF相交于点G,AB∥EF,AB=DE,∠D+∠CGF=180°,试说明:AC=DF. 19.如图(1)利用尺规作∠CED,使得∠CED=∠A.(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判断直线DE与AB的位置关系:   . 20.小明利用一根3m长的竿子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