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蜜蜂》音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音乐表现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或演奏《蜜蜂》的主题旋律。学生能够通过音乐表达对蜜蜂的形象和情感的理解。 2. 创意实践目标: 通过聆听、分析和演奏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理解能力。通过创作和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表现力。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 3. 审美感知目标: 激发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对蜜蜂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文化理解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舒伯特《蜜蜂》的音乐特点,包括旋律、节奏和和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和感受《蜜蜂》的音乐特点,准确演唱或演奏主题旋律。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表现力,通过音乐表达对蜜蜂的形象和情感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舒伯特的生平、音乐风格和《蜜蜂》的创作背景。 2. 欣赏法:聆听《蜜蜂》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和形象。 3. 分析法:分析《蜜蜂》的旋律、节奏和和声,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结构和特点。 4. 练习法:通过演唱、演奏和创作等练习,巩固学生对音乐的掌握和理解。 5.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对《蜜蜂》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6. 启发法:通过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用音乐表达自己对蜜蜂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1)音乐谜语 听音乐,猜猜乐曲表现了哪种小动物?乐曲表现的正是一群小蜜蜂,在空中盘旋起伏,漫天玩耍的情景。 通过播放蜜蜂的声音或展示蜜蜂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对蜜蜂的印象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蜜蜂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揭示主题 2. 欣赏《蜜蜂》 现在放一段乐曲,大家听音乐,猜一猜主奏乐器和伴奏乐器是什么? 让我们边听音乐,边模仿演奏小提琴的动作。 播放舒伯特的《蜜蜂》音乐,让学生静静地聆听,感受音乐的情感和氛围。 引导学生描述音乐中所表达的蜜蜂形象,如忙碌、欢快等。 (4)让我们再仔细聆听乐曲。看看作者是怎样表现小蜜蜂在空中飞翔的。 (5)一起来画画蜜蜂的飞翔路径吧 蜜蜂为什么要这样飞?说说自己的想法。 (6)刚才我们用动作来模拟了音乐家的演奏,那你们可知道作曲家是怎样用音符来记录下这首音乐的吗? 3. 分析音乐 (1)A段 1、听一听这段音乐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2、表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3、力度怎么怎么样? 乐曲开始时,出现了连绵不断的三连音和半音上下颤动,模仿蜜蜂振翅飞鸣的嗡嗡声,力度从弱到强,生动逼真,给人一种蜜蜂由远及近飞来的感觉。 分析《蜜蜂》的旋律特点,如音符的高低、长短和节奏的变化等。 (2)B段 1、听一听这段音乐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2、演奏方法有什么特点? 3、表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旋律音区连续作八度提升,运用了重音演奏法,使人联想起一群可爱的蜜蜂在盘旋起伏,漫天飞舞的景象。 (3)A’段 1、这段音乐与哪一段相似? 2、表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这部分的音乐重复了A段音乐的内容,代表着蜜蜂又回来勤劳地采蜜。 尾声 1、力度有什么变化? 变现了什么样的场景? 乐曲的结尾逐渐减弱,用提琴的拨弦轻轻结束,象征着蜜蜂采完蜜后飞走了。 (5)《蜜蜂》是一首由德国小提琴家、作曲家弗朗索瓦·舒伯特所作的小提琴曲。音乐生动逼真,使人联想起一群可爱的蜜蜂在盘旋起伏,漫天飞舞。 (6)让我们来完整的聆听乐曲《蜜蜂》 (7)小蜜蜂多可爱呀,正如大家说的,它勤劳、善良、美丽是我们的好朋友。那像这样的小动物你还知道多少呢? 分析音乐中的和声运用,如和弦的选择和变化等。引导学生理解音乐是如何通过旋律和和声来表现蜜蜂的形象和情感的。 4. 讨论与总结 小结:蜜蜂用辛勤的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