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0538661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古诗词曲鉴赏)
日期:2025-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5次
大小:655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编版
,
2023-2024
,
学年
,
八年级
,
下册
,
语文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古诗词曲鉴赏) 一、单选题 1.(2024八下·江岸期中)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甘露寺多景楼① [宋]曾巩 欲收嘉景此楼中,徙倚②阐干四望通。 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③入青红。 一川钟呗④淮南月,万里帆樯海外风。 老去衣衿尘土在,只将心目英冥鸿⑤。 【注释】①多景楼: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曾巩中年后离乡宦游,登临此楼,写下这首诗。 ②徙(xí)倚:徘徊流连。③山气:山中的云雾之气,常于傍晚出现。④钟呗(bài):寺院涌经声。⑤冥鸿:飞入远空的鸟。 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总写多景楼的形胜,表现了多景楼居高临下、境界开阔的特点。 B.领联中“浮”“入”二字,写出了波光云影掩不住碧瓦红楼,霞光山色于夕阳下青红相间。 C.颈联中,“一川钟呗”写出了淮南原野的热闹非凡,“万里帆樯”写出了江面的迢遥汹涌。 D.尾联抒写了诗人的襟怀,他虽已年老,但仍未放松对未来目标的企望与追求。 【答案】C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生活杂感 【解析】【分析】C.“一川钟呗淮南月”这句诗并不是在描写淮南原野的热闹非凡,而是表达了诗人听到钟声、看到月色的宁静与深邃。钟声通常代表着宗教的宁静和庄重,月色则给人一种宁静、深远的感觉。因此,这句诗更多地是在营造一种宁静、深远的氛围,而不是描述热闹的场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道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本题时注意审清题意,准确地判断各项问题的指向,再判断正误。要读懂原文,整体感知并掌握文章中常见的一些写作手法、理解并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二、诗歌鉴赏 (2024八下·兴宾月考)古代诗歌阅读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中主人公经历种种波折,苦苦追寻“伊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是一个热烈向往爱情和坚贞不渝的人。 B.这是一首抒情诗,全诗意境场景明朗,直接抒发了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充满难以言表的惆怅和伤感。 C.诗的三章形成相对完整的时空序列,从“为霜”到“未晞”再到“未已”的变化,暗示时光流逝和追求者的深情执着。 D.这首诗极具音乐美,重章叠句,一意化为三叠,余音绕梁,一唱三叹,回环往复,极具感染力。 3.从下面句子中任选一句,简要分析其和《蒹葭》在表现手法上的相同之处。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B.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回延安》) 【答案】2.B 3.示例一:选A,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蒹葭》中,每章的前两句既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又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托了主人公怅惘的心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天净沙·秋思》则通过描绘秋季黄昏时的景象,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的羁旅思乡之情。示例二:选B,托物起兴。《蒹葭》中每一章的前两句,均通过描写深秋早晨河边的芦苇、霜露来起兴,引出下文主人公对“伊人”的追求。《回延安》中“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用树梢、树枝、树根起兴(比兴),引出诗人和延安如亲人般的深厚感情。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思乡怀人 【解析】【点评】(1)本道题考查对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2024--2025学年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备考模拟试卷docx(2025-04-30)
第17课 《短文两篇》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和类文阅读 专题练 2024--2025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新教材)(2025-04-30)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练习题(含答案)(2025-04-30)
2024--2025学年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备考综合模拟试题(2025-04-30)
第17课 《短文两篇》 基础知识巩固练 2024--2025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新教材)(2025-04-30)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