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 A组 必备知识基础练 1.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曰余食赘行 B.起于累土 C.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D.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2.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人者智 知:认识 B.慎终如始 慎:谨慎对待 C.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实:实际 D.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掊:击破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其无,有器之用 当:有,只有 B.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其:代词,它 C.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 者:助词,……的(人) D.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而:连词,表修饰 4.下列句子含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凿户牖以为室 B.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C.世世以洴澼为事 D.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5.下列句子中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自伐者无功 B.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C.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D.强行者有志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即老聃,相传姓李名耳,我国春秋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曾担任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 B.《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共有八十一章传世,尽管其作者是否为老子尚有争议,但基本能反映老子思想。 C.《老子》与《庄子》在表达技巧上不同,前者善于借助寓言,曲达旨意;后者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 D.牖,指室与堂之间的窗子。秦代以前的“窗”专指开在屋顶上的天窗,开在墙壁上的窗叫“牖”,秦时多用牖,而窗少见。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四章》中,老子以树木为喻,表达大的事物总是从小的东西发展起来的道理的句子是“ , ———。 (2)《<老子>四章》对偏执的人、自以为是的人以及自我炫耀的人都给予了理性的警告,其中“ , ———两句是对自我夸耀之人的劝谏。 (3)我们常说要防患于未然,要未雨绸缪,在《<老子>四章》里也表达了同样意思的句子是“ , 。” (4)《<老子>四章》中对个人的生存价值、意义进行了阐释。唯有立身才能长久,唯有死而不朽才能让生命永恒,即“ , ———。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 B组 能力素养提升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 材料一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选自《老子》第六十四章) 材料二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 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 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材料三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