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55736

【教师原创】人教版八下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

日期:2024-06-1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2次 大小:213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师,原创,人教,八下,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 cover
课题: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材内容分析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新中 国的诞生做了充分的准备;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旧时代结束的标志,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西藏和平解放,巩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课程标准 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了解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开国大典的时间、过程和盛况,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大致经过。 对开国大典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在小组内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概述能力。 在了解开国大典具体史实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人民革命的历程,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明白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开国大典。 难点:认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血泪史、屈辱史,是 中国人民坚强不屈、英勇抗战的历史。中国人民正是在屈辱中抗争,在奋斗中前行,中国革命最终走向胜利。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划分为四个发展时期: 展示: 教师引领,自学探究: 引领乾坤:七届二中全会 播放:“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讲话”视频片段 展示: “从现在起,重新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 ,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毫无疑问,城乡必须兼顾……决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但是党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部分内容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情况。) 教师:1949年3月23日 上午,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出发时,毛泽东回过头来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笑着答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那么,毛泽东说的考试是什么意思呢?他们的“考试”成绩如何呢? 学生:讨论问题,交流答案。 共商国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教师:1949年9月,各阶级、各阶层、各党派、各团体和无党派人士云集北京,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隆重举行。 展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场 思考: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时间?地点?内容? 学生: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展示:国旗 思考:五星红旗被选定为国旗的原因是什么?它有什么寓意? (提示:红色旗面象征革命,五星采用黄色 意为在红色大地上显出光明;国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分别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四颗小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其间的位置关系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展示:国歌 思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理由是什么呢? (提示:从创作背景、歌曲旋律和新中 国成立后的国际国内形势来思考。《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采用了进行曲的旋律,铿锵有力,唱出了国难当头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决心。虽然新中国成立了,但我们还将面对国内国际方方面面的困难和威胁,这就要求我们用这种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建设我们的国家,克服各种困难。同时也警示后人,不要忘记这段民族战争的历史,居安思危,以史为鉴。) 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 教师: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上的十块浮雕分别承载着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的一次次的抗争,你知道有哪些吗? 展示:图组十块浮雕 (提示:从东面起,浮雕的主题按着历 史顺序排列,分别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