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历史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2022年新课标要求 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溯源”的专题活动,搜集材料,了解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是怎样形成并演化的,探讨这些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观念以及相关的风俗习惯,通过传统节日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欣赏博物馆中的中国画、朗读诗歌,猜出传统节日,初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培养学生在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能力; 2.学生通过搜集整理资料,交流展示、合作探究,了解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习俗,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内涵,提高文化素养,同时提高学生的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提高沟通与表达的能力和培养合作精神; 3.学生通过交流传统节日习俗的传承与变迁,观看清明节缅怀时代楷模视频,树立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想,增强学生的时代使命感。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了解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及习俗的传承与变迁,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1. 探究中国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时代性、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 而中国传统节日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它们是如何起源的?每个节日有哪些习俗?这些节日习俗又蕴含了怎样的文化内涵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共同走进《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二、课前准备(活动建议) 1.可选主题: (1)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的节日起源、习俗及内涵 (2)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习俗的传承与变迁 2.任务分配: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主题,组员自选角度进行搜集 3.展示形式:文字介绍、ppt、音视频、手抄报、系列照片等 4.资料来源:调查访问长辈、阅读报刊书籍、网上浏览、地方博物馆与文化展厅等 猜一猜:藏在诗画中的传统节日 欣赏朗读下列诗画,请你猜一猜分别是哪一传统节日? 从画中的正月初一拜年活动和诗中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总把新桃换旧符”,我们猜出这是春节; 从画名元宵行乐和诗中“元夕夜”,“花市灯如昼”,我们猜到这是元宵节; 从画中的“荡秋千、踏青”和诗中的“清明时节雨纷纷”我们猜到这是清明节; 从画名中的“五月竞舟、端阳”和画中赛龙舟和包粽子的场景,我们猜出是端午节; 5.从画名“乞巧”两字我们猜出是七夕节; 6.从诗中的“月明、秋思、十五夜望月”我们猜出这是中秋节; 7.从诗中“插茱萸、登高”我们猜出是重阳节。 总结:我们从是诗画中找到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 过渡:中国传统节日历史悠久,上溯到远古时期,商周以后不少节日上升为礼俗,变成国家的祭奠仪式。到了秦汉时期,节日基本定型,如除夕、元宵、端午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由于各民族文化的沟通,促进节日文化的交流,节日文化内容也不断得到充实。宋元以后,有的节日内容已经成为礼仪性、娱乐性的活动。传统节日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四、去探究:融在节日中的文化内涵 1.交流展示:同学们,你们知道下列传统节日有哪些节日习俗吗? 节日名称习俗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交流展示成果:(1)春节:祭祖扫尘、贴春联、贴福字、年夜饭、守岁、压岁钱等 (2)清明节:扫墓祭祖、踏青郊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