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历史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把握传统节日的历史演变以及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对传统节日的民族认同感、价值观。 (2)在学生自行搜集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资料以及后续的整理中,培养学生的分类意识,提高学生对资料的检索、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结合目标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以及讨论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及表达能力,并能通过知识的学习,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以及认同感。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历史演变以及风俗习惯,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对传统节日的民族认同感、价值观。 (2)在学生自行搜集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资料以及后续的整理中,培养学生的分类意识,提高学生对资料的检索、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认同感。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这些节日是怎么形成和演变的呢,又反映出中华民族怎样的习俗和文化观念?让我们通过这节课探寻传统节日的起源,感悟传统节日的内涵,弘扬传统文化。首先我们来做一个小的课前热身,请大家选一选图中哪些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学生1:我知道,春节、重阳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学生2:还有端午节和元宵节和呢! 学生3:中秋节和乞巧节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教师:大家说得很正确。我们都知道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形成的,中国的传统节日多种多样,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大家看一下这首小诗,其中就包含了我们最常见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和重阳节。 教师:那么接下来就进入今天的课程学习,首先大家需要了解的是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我们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的时期发展以及习俗为典例,一起品味传统节日的起源。 教师:这个任务老师在课前也已经布置过啦,现在有没有同学能够来展示一下自己所搜集到的春节起源和发展的资料呢? 学生4:我知道,春节俗称“年节”,是我们国家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时间是每年的正月初一。距今已有4000年的历史。春节的习俗有放爆竹、穿新衣、拜祖先,长辈还要给小孩子压岁钱呢。并且春节是在先秦时期就有了雏形,并经历了魏晋南北朝、唐朝、宋朝、明朝以及辛亥革命时期的发展。 这是我搜集到的资料。 教师:你分享得很好,老师给你点个赞。同时老师再帮助你补充一下,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据记载,春节由冬天祭拜活动发展而来,冬祭是原始社会人们的一种习俗。人们在新旧年交替的时候开展庆祝活动,随着时代的变化,冬祭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变化,最终成为一个辞旧迎新的节日,人们开始称它为春节。 教师:有谁能分享端午节的起源与习俗吗? 学生5:老师我可以。我查到的端午节的起源,有四种不同的说法,一是认为端午节源于夏商周时期的习俗;二是认为源于古时候对龙的崇拜;三是将其与恶月,恶日联系在一起;四是说为了纪念屈原。在这一天人们吃粽子、划龙舟、挂艾草。同时端午节是在每年的五月初五。 教师:你分享得也很不错,而且对端午节的起源找得比较全面。无论端午节源于何,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词已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试论其词,以相传焉”。现在大多数人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 教师:那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