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566254

【新课标】人教七下第一单元《春游》课件 +教案+素材

日期:2025-05-04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581807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新课标,人教,七下,第一,单元,春游
    《春游》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首作品1913年发表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创办的《白杨》杂志创刊号上,为我国近现代最早的一首三部合唱歌曲,也是最早用西洋作曲法创作的歌曲之一,深受当时青年学生喜爱。 词曲作者李叔同是一位艺术全才,在金石书画、诗文、戏剧、音乐和艺术教育等领域都有所涉猎且成就非凡。他认为,音乐可以“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治性情,感精神之粹美”。这首《春游》便是李叔同以画家的视角观察春游之景而创作的。 全曲为再现单二部曲式,结构规整严谨。第一乐段两乐句为合头换尾变化重复的乐句。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在旋律发展上与其他乐句形成对比和变化,而变化音“4到调式属音5的推动,更使音乐充满了诗意和期待之感。最后旋律再现了开始的主题,使歌曲给人以简单凝练、首尾呼应之感。它的曲调与和声进行还带有少许西洋风格,特别是乐段末句下行进行的方法。整首作品十分贴切地表达了游春人“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的略带怅惘的心境,耐人寻味。 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学会歌曲《春游》,感受歌曲优美流畅的旋律与诗情画意的意境,了解合唱的艺术表现形式。 2、艺术表现:用优美流畅的歌声学唱歌曲第一声部,初步表达诗情画意的歌曲意境。 3、创意实践:学生设计演唱形式并唱一唱,通过实践活动,渗透团队协作精神。 4.文化理解:通过学生演唱歌曲,理解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用优美流畅的歌声学唱歌曲主旋律,了解合唱的艺术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1、感受6/8拍旋律带来的流畅、起伏感   2、歌曲第三乐句中三个re的音高、5#4 5的音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氛围导入。 1、播放春天的画面,请学生用美好的语句来说一说春天。 师:第一个举手,请你回答,好。 师:春天如此美好,春天有哪些活动啊?请你再来说一说? 教师引出课题歌曲:《春游》板书。 今天我们来学唱歌曲《春游》,一起感受春天的美好吧。   二、学唱歌曲。 1、聆听歌曲,熟悉歌词,感受歌曲情绪。 师:接下来老师为大家范唱歌曲,请同学们熟悉歌词,感受歌曲的意境,交流歌曲情绪、速度、旋律特点。 再次聆听,并轻声哼唱。 师请同学们再次聆听,轻声随音乐哼唱,感受歌曲节拍及旋律。 按节奏,读歌词。 练习两条6/8拍的节奏:6/8 x x x x | 6/8 x x x . |,尝试把这两条节奏组合起来练习。按组合后的节奏读一读《春游》歌词。   4、歌曲演唱:   通过朗读我们感到歌曲春游结构工整,请学生给歌曲分乐句。   A、熟悉歌曲的旋律,用“噜”模唱。   B、歌曲不但结构工整,乐句间还有什么特点?请学生边听边找。学习完全重复的第二句和第四句的歌词。引导学生发现第一句和二、四两句一音之差。填歌词唱一唱。学生完整把第一句、第二句、第四句唱一唱,第三句听一听。   C、第三句前半句,学生用“噜” 模唱,提醒学生2 2 2 5 三个2的音高保持一致。后半句同学们看乐谱多了一个什么记号?(小井字记号)。升记号使得两个音的距离变近了,听一听,用“噜”唱一唱5#45,比较不带升记号的545。个别学生练习,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把后半句填词唱一唱,再请个别学生唱一唱小组起来唱一唱,有问题再纠正。全班完整演唱第三乐句。   D、集体跟琴完整演唱歌曲。   E、歌曲艺术处理:歌曲的意境很美,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歌声来唱好春游这首歌呢?(老师哼唱)学生交流。师生总结出:用轻柔、强弱中带有起伏的声音演唱,更能体现歌曲的意境美,请学生来试试,随歌曲唱一唱。   F、在学生完全唱会歌曲后,全班跟琴轻声唱一遍歌谱。   三、了解作者,拓展感受。   师:李叔同是近现代艺术大师,他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音乐、戏剧、诗词等方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