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创意地表达》作文指导课实录 教学目标: 1.学习有创意地习作语言表达技巧。 2.提高习作思维创新、语言表达创新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写出语言表达新颖的习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有人说,春天是一幅画,因为它色彩斑斓;也有人说,春天是一首诗,那红花绿柳,便是最美的意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行走在春天里。东渡的春天,总是那么美丽。(PPT呈现校园春景图) 有位同学用《春天的色彩》记录下了我们的校园。我们请作者朗读一下(PPT): 春天的色彩 当龙爪槐光秃秃的树枝上,冒出第一簇柔嫩的叶芽儿,春天来了!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呢?我追寻着春的踪迹,嗅着春的气息,到东渡亭中寻找这个答案。那团团簇簇的樱花竞相开放,如一片绯红的云。哦,春天是粉色的!那湿漉漉的草地上,随处可见柔嫩的小草,绿得鲜亮,翠色欲滴,一直伸向远方。我情不自禁地低吟道:“春风又绿江南岸。”哦,春天是绿色的!叮咚泉边,迎春花仰着黄灿灿的笑脸,摇曳着纤细的嫩枝,和水中的锦鲤嬉戏。哦,春天是黄色的!那洁白的玉兰花、多彩的郁金香……如天边的彩虹,原来,春天是五颜六色、绚丽多彩的! 二、交流阅读感受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简要交流听后感受,并派两名代表,一位同学在讲台上分享,另一位同学在黑板上摘要记录。(学生小组交流后,派代表上台分享。) 生:我们小组认为,这篇文章的优点是内容非常丰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了很多种植物,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非常浓郁。不足之处是写得挺多,但没有详写。 生:我补充两个优点:一是它很切题;二是用设问,展开文章,引起读者的思考。一个不足是:中间三部分写粉色、绿色、黄色,只写了植物的颜色,可以再多写一点儿。 师:多写一点儿什么? 生:春天除了有植物的生机勃勃,还有人对春天的热爱呀。 师:你的意思是,春天的校园里,除了植物,更有人的生机勃勃。植物是绚丽多彩的,同学们的色彩也是五颜六色的。 生:我们小组补充一下,这篇文章没有起伏。建议可以找个侧重点,去重点描写,突出文章的主旨。 师:要有重点,文章就会有亮眼的地方;让春天的色彩有意义,能够有所比拟、寄托或象征,立意就会与众不同。补充得好! 总结一下各组的发言:最后一组同学是从技术层面说的,也可以看作是详略的处理问题,只不过是着眼于立意,可以通过详写来突出;前面小组两个人的发言,看似有冲突,其实是一致的,也和详略安排有关。组长所说的内容非常丰富,是植物的丰富,是单调中的丰富;而表达个人意见的同学建议选材范围拓展,从物到人,不仅符合春天校园的真实状态,而且有利于主题的升华。 师:其他小组有没有要补充的,没有了?老师发个言。作为平时的自由练笔,这位同学能结合学校生活,在东渡校园里寻找春天,抓住《春天的色彩》这个文题,写出春天各种植物的不同色彩,应该算是一篇基本符合题目要求的作文。同学们不满意的是,这样的文章没有亮眼的重点,缺乏春天里人的色彩,缺少寓意或象征,立意和选材角度还不够新颖,所写内容也是大多数同学笔下都会有的,一言以蔽之:此文写得较为寻常,缺少创意。这,正是我们这节作文课要攻克的难关———有创意地表达”(板书)。把课本翻到135页。 三、研读知识短文 师:说说你们对“有创意地表达”的理解。 生:就如第一段第二句话说的那样,有创意的文章,“能够让读者眼前一亮”。一是文章本身要有新意;二是文章要有作者的个性;三是所写所说不能俗套,不能人云亦云。这样的文章才会亮人眼睛。 师:你能从读者角度和阅读效果反推第一句“有创意地表达”;然后,抓住“有创意地表达”的三个要点,逐一加以解释,特别是“有个性”和“不落俗套”,有自己的认识。那如何做到有创意地表达呢?谁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