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576252

高中主题班会《认识自我 拥抱自信》教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班会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1558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高中,主题,班会,认识自我 拥抱自信,教案
  • cover
《认识自我 拥抱自信》———高中主题班会 一、班会背景 (一)引入 我所带的是高一新生,刚迈出初中,进入高中。面对中考成绩,有些学生无法正视自身问题,与父母和老师的关系变得紧张,也无法快速调整自身状态进入高中学习。初中与高中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有极大的区别。新入一年级的他们对学习和生活还在不断地适应磨合中,在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监督及自我纠正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存在的问题 1、不能正确认识自我 “自我认知”的能力被古希腊人视为人类的最高智慧。认识自我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炬。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自我认识的深度对于个体的发展进步显得尤为重要。北宋文人苏轼写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用以隐喻自我认知的难度。高一新生十四、五岁,他们总以为自己已经长大,可以执掌四方。然而,却很少去深入了解自我,不了解自己,便无法设定明确的目标,也就无法取得有效的进步。 2、对父母的教导产生抗拒心理 父母将全部的爱和期盼付诸于你们,他们的言行或许让你们无法理解。但你们是否想过:成绩不佳,无法入读理想学校的时候,他们为了你们放下自尊,四处奔走,你们难道不心痛吗? 3、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悔 从你们踏入校门的那一刻,"老师"这个词语就深深地刻在你们的脑海中。小学,你们视老师为导师,循着老师的足迹前进。中学,你们成熟了理智了,变得有主见了,不再环绕在老师周边。老师的教诲在你们的心中也逐渐变得啰嗦,偶尔的批评和责备更引发了你们的反感和抗争。 同学们,对于老师来说,你们都是可爱的,尽管你们偶尔会顽皮会犯错,但老师的初衷总是为了你们好。 4、不够自信 爱迪生曾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一旦自信心匮乏,就如鸟儿失去了翅膀,鱼儿离开了水源,植物无法获得阳光滋养。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取得成功,缺乏自信恐怕会失败。1951年一位弗兰克林的英国人,他从自己拍下的DNA的X射线衍射照片中,洞察到了DNA的螺旋形态。后来,他对此进行了一次演讲。由于对自我的怀疑且缺乏信心,他很快放弃了这个推测。接着,在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里克,他们也在照片中发现了DNA的分子形态,并提出了被公众广泛接受的DNA双螺旋结构理论。该理论的诞生被看作是生物学新篇章的开启。因而,沃森和克里里克因此获得了1962年的诺贝尔奖。 相信就会看到,作为我校教育的四大铁律之一,足以看出成功离不开自信,树立自信心的重要性。 5、不重视基础的学习 许多同学,缺乏对教材中最基本、简易的知识和题目的重视。他们经常抱怨:“我已经完成了大量的习题,阅读了无数的课外书籍,为什么还是考试成绩不理想?”其实这是因为他们忽略了平时的基础训练并且没有养成踏实务实的学习作风。 (三)理论支撑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个体的潜力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板。然而,在生活中却有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对自己的弱点和短板视而不见;还有一些人总是聚焦于自己的缺点,却忽视了自己的长处。人们对自我的认知,就像对客观世界的理解一样,需要一个不断熟悉、学习的过程。由此可见,正确地认识自己也是一项必须掌握的技能,需要一个学习和了解的过程。本次班会旨在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分析和调整自己的能力,以此激发学生以积极、乐观、上进的态度面对学业和生活。 二、班会目的 1、理解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和探寻自我认知的途径与方法。 2、通过自评与互评等活动,让学生明白真实的自我有优点和不足两个方面,学会正视自身的优点和短板,并愿意在群体中展示出来,克服自大、自满、自卑等心态。 3、通过自我分析,相互讨论,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的能力;培养辨正地看待他人和自我的能力,进而把握自我、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