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587416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4-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25525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28张
  • cover
(课件网)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演讲的语言特点。 2.了解演讲者的观点,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 3.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培养格物致知精神以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学习目标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相信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导入新课 丁肇中,1936年生,祖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4年在实验中发现了“J粒子”,1976年因此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80年写了一篇自传性文章《在探索中———一个物理学家的体验》。 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瞭望》1991年第44期。有改动。1990年5月,《瞭望》周刊等单位组织“情系中华”征文活动,历时一年四个月,收到来稿近千篇。《瞭望》周刊海外版对部分来稿进行了刊登,在海内外产生热烈的反响。征文评委会评出两篇特别荣誉奖,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的《怀念》是其中一篇。1991年10月18日,征文活动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丁肇中在会上发表了这篇演讲。 写作背景 瞭望:登高远望;特指从高处或远处监视敌情。 缅怀:怀念;追想(已往的人或事,含崇敬意)。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地谈论。 词语解释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波折或挫折。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什么叫“格物”和“致知”?课文中作了解释,请找出来。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探察、探究。 物:物体、事物。 致:达到、得到。 整体感知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题即是论点) 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提出论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12) 第三部分(13) 用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的亲身经历为证,阐述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论证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意义,并对中国青年一代提出希望。 自由地朗读课文,整理出文章脉络。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1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这是作者此次演讲的开场白,首先表达了对活动主办方授予特别荣誉奖的感谢,并说明了自己写《怀念》这篇文章的初衷,并由此转入此次演讲的主题———中国学生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也为下文讲述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做了铺垫。 课文解读 作者在文中举王阳明的例子,有何作用? 举王阳明“格”竹苦思最终失败的例子,表明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他们误把探察外界与探讨自己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活动等同起来,进而证明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从现代观念看,真正的“格物致知”是什么呢?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怎样进行实验?实验有什么特点?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 一个成功的实验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它们的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 一个成功的实验者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高瞻远瞩的眼光 战胜困难挫折的勇气 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 这三者的位置是不能调换的。一个成功的实验,首先需要靠“眼光”寻找正确的目标;然后靠“勇气”开展实验;实验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就需要有“毅力”、坚持不懈。这三者之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