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590730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4次 大小:2063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内蒙古自治区,学期,答案,试题,历史,次月
  • cover
初一年级第二次学情阶段监测 初一历史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卷面100分,共4页,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填涂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答题时,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按要求涂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每小题2分,共60分。) 1.明朝于慎行在《谷山笔鏖》中说:“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炀帝此举”是指( ) A.统一全国 B.创立科举制 C.开通大运河 D.完善三省六部制 2.杜佑《通典》记载:“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此社会状况的出现得益于( ) A.唐太宗的励精图治 B.武则天的承前启后 C.隋文帝的“开皇之治” D.宋太祖的重文轻武 3.诗歌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或社会风貌,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陈桥兵变 B.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玄奘西行 C.故乡若问登科事,便是当初老榜官———分封制度 D.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开元盛世 4.促进了唐朝与吐蕃友好关系的人物包括( ) ①松赞干布 ②王昭君 ③文成公主 ④尺带珠丹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安史之乱导致唐王朝元气大伤,天下尽裂为方镇,“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这揭示出安史之乱的( ) A.原因 B.目的 C.过程 D.影响 6.了解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隋唐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7.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以及北汉,史称( ) A.三国两晋南北朝 B.北魏 C.五代十国 D.南宋 8.“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危害之大。”宋太祖这一政治理念实施后产生的影响是( ) ①造成重武轻文的局面 ②使得军队战斗力增强 ③士人更加受到尊重 ④提高了官僚集团的整体素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 9.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不正确的( ) A B C D 10.油条是我国分布面最广,食用频率最大的早点食品,它还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内容。油条最早出现于杭州,俗称油炸“桧”,这一名称反映了百姓对某一位历史人物的同情与肯定。这位历史人物是( ) A.戚继光 B.岳飞 C.屈原 D.张骞 11.宋初,大臣赵普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此建议针对的问题是( ) A.农民起义 B.积贫积弱 C.外族入侵 D.君弱臣强 12.下列有关元朝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元朝时期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B.元朝时期从越南引进高产农作物———玉米 C.元朝时期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回归祖国 D.元朝时期在西藏地区设安西都护府加强对新疆的管理西域 13.唐代后期,国家财政收入几乎全部来自江南各道,形成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局面。据统计,北宋熙宁十年,全国商税总收入中南方占总数一半以上。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唐宋时期( ) A.土地兼并的加强 B.财政收入的提高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江南人口的增加 14.元朝的行省起初是中央的派出机构,后来逐渐演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各行省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独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