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595527

14.2《变形记》课件(共25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142143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4.2,变形记,课件,25张,PPT,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卡夫卡《变形记》 被嫌弃的虫子的一生 卡夫卡(1883—1924),奥匈帝国小说家,自幼酷爱文学,因迫于父命攻读法律,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后在保险公司任职,1924年因肺结核病逝。 卡夫卡的父亲原为乡下屠夫的儿子,依靠艰苦创业,白手起家,成为一个百货批发商。他未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知识贫乏、头脑简单而务实,为人偏执、专横粗暴,在家庭中对妻子和孩子实行家长式专制统治。卡夫卡一直生活在“专制犹如暴君”般的“父亲的阴影”中。 代表作:《审判》《城堡》《变形记》。 作者简介 卡夫卡被认为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是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其作品主题曲折晦涩,情节支离破碎,思路不连贯,跳跃性很大,语言的象征意义很强,这给阅读和理解他的作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卡夫卡的作品难读,连母语是德语的读者也觉得读懂这些作品不是件容易的事。 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他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也无力反抗,向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看到他为读者描绘出的一幅幅画卷我们会感到震惊和恐惧,因为他仿佛在为人类的明天敲起阵阵急促的警钟,他在为人类的未来担忧。 创作特点 现代派文学 是19世纪80年代出现的、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在欧美繁荣的、遍及全球的众多文学流派的总称。它包括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魔幻现实主义等流派。 现代派文学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主要用象征性、荒诞性、意识流去表现荒诞的世界里异化的人的危机意识;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 知识链接 创作背景 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歌舞升平的欧洲大陆变成杀声震天的战场,使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黑暗的现实,痛苦的生活,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信心。人们一方面寻求出路,锐意改革,一方面又陷入孤独、颓废、绝望之中。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他们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 通读文本,梳理情节 整篇小说共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写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了“巨大的甲虫”,惊慌而又忧郁。父亲大怒,把他赶回自己的卧室。 第二部分:写格里高尔变了,养成了甲虫的习性,却保留了人的意识。他失业了,仍关心着怎样还清父亲的债务,送妹妹上音乐学院。可是,他成了全家的累赘。父亲、母亲、妹妹对他改变了态度。 第三部分:写为了生存,家人只好打工挣钱,并且忍受不了格里高尔这个负担。原来一直爱着他的妹妹终于提出把他弄走。格里高尔又饿又病,绝望死去。 课文节选的是小说第一部分,主要写的是主人公格里高尔“化虫”字后的遭遇,描写了同事、家人各式各样的反应。 “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美国诗人奥登 异化本是一个哲学术语,是指在环境的压力下,人失去自我,失去价值、尊严、地位乃至躯体,成为非人。在很多的文学作品中,都存在异化这个主题。请搜集文学作品或者传说中的异化故事,并和其他同学分享。 ①《梁祝》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双双化蝶源于对封建家长制和封建包办婚姻的抗争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②“庄周梦蝶”借以比喻摆脱了躯壳、束缚的性灵多么逍遥自在。 ③《山海经》里炎帝的女儿,不幸淹死在东海,她的灵魂化为精卫之鸟,年年月月,衔西山之石以“湮于东海”,其百折不回的精神令人叹服。 ④在民间传说中有大禹化为一条独角龙拱开夔门的神奇情节,大禹治水长年在外,三过家门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