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600890

江西省安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0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9次 大小:277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江西省,安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
  • cover
高二期中历史 一.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 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贾谊在《新书·道德说》中,以玉为比喻,解释了德有六理(即六德),而六德体现于六经。这说明六经 A.扩大了三纲五常的内涵 B.体现了工匠精神的传承 C.蕴含了性本善的伦理观 D.承载了社会教化的功能 2.钱穆曾喻秦汉文化“犹如此室的四周遍悬万盏明灯,打碎一盏,其余犹亮”下列关于两汉科技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农学上先后出现了《氾胜之书》和《神农本草经》 B.张仲景撰写专著《黄帝内经》,被后世誉为“医圣” C.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使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D.《九章算术》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从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欧洲传教士不仅在中国传教和介绍科技知识,而且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用拉丁文翻译了“四书”“五经"等著作,多位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也从儒家经书译本中汲取思想因素。这一时期的“中学西渐”的原因是( ) A.人文精神有利于打破天主教会控制 B.中国某些思想和制度得到启蒙思想家认可 C.儒家思想有利于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D.清朝的政治理念与启蒙思想家完全一致 4.“西亚是小麦、大麦的故乡,其种植发生在九千年前;东亚则有粟、黍、水稻、蚕桑,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粟米、南方长江流域的水稻栽培,距今都有上万年的历史;美洲在公元前七千年就培育了土豆、玉米、红薯等。”据此可知,人类文明的产生 ①呈现多元特征 ②起源时间完全一致 ③基本独立发展 ④都分布在大河流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他倡导的这项改革内容是地地道道的“金权政治”,虽然是对“血缘政治”的改变,但它还不是“民权政治”,“民权政治”是到伯里克利时期才出现。“这项改革内容”是指 A.抽签选举法 B.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 C.陶片放逐法 D.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 6.“16—18世纪,世界(主要是欧洲诸国)开始聚焦中国,而中国却未走向世界。然而文明的交流却仍以它自身的惯性和自己的规则持续进行。”以下能论证此观点的是 A.四大发明改造近代世界发挥巨大作用 B.魏源等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C.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已经深度结合 D.欧美近代民主思想传入中国 7.“古印欧人的大迁徙所带来的文明冲击,使整个欧亚大陆在真正意义上走出了蒙昧时代,为以后人类文明向现代文明的演化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这说明 A.古印欧人是欧亚大陆的解放者 B.文明在不断交流与融合中进步 C.迁徙是文明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D.没有古印欧人就没有现代文明 8.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上以族群、宗教为冲突的暴力行为越发严重。据统计,冷战结束以后在冲突中死亡人数超过1000人的族群冲突有61起,死亡人数高达195.9万人,涉及37个国家,其中有过被殖民经历的国家30个,占81.1%。这说明了( ) A.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B.种族隔阂难以逾越 C.殖民政策带来的“后遗症” D.深刻改变了世界历史的政治格局 9.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指出:在19世纪20年代有14.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大约260万人,1900至1910年间移民人数则高达900万;其中1846年到1932年间,超过5000万的欧洲大移民到了美国、加拿大、南美洲、澳大利亚及南非。欧洲对外移民的增加( ) A.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B.掀起了各国瓜分世界的狂潮 C.使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地位 D.源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 10.徽商讲究商业道德,讲道义,重诚信,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取利,成为明清著名的商帮。从中可以看出徽商发展壮大的原因是 A.艰苦创业的进取精神 B.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 C.惠而不费的勤俭作风 D.团队经营的乡土意识 11.在1850—1870年间,英国出口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