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601946

第二单元乐海泛舟《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教学设计 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04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174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二,单元,乐海,泛舟,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教学设计
  • cover
G大调弦乐小夜曲 教案 课型:音乐欣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了解莫扎特及欣赏莫扎特的音乐作品,使学生愿意主动亲近、聆听、感受古典音乐。 2、 能够模唱第一第二主题,并能准确识别四个音乐主题 过程与方法: 能够用模唱、指挥、律动等多种形式参与音乐、体验音乐。情感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音乐感受、发现并了解古典乐曲的美,并尝试主动接触古典音乐。 教学重点: 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学会欣赏,并能主动探索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让学生愿意主动亲近、聆听、感受古典音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方法: 探究合作、引导讨论、分析实践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跟大家做一个小小的猜谜游戏,请大家根据老师的提示猜一个人物 (1)他是世界上最知名的作曲家之一 (2).他是奥地利人 (3)他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杰” (4)他被人们称为“音乐神童” 他是谁呢?同学们真棒,没错他就是莫扎特。 简介莫扎特生平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1756年-1791年),奥地利作曲家,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莫扎特4岁开始学习作曲。六岁就创作第一部作品,被誉为“音乐神童”。7岁时他随父亲在欧洲各国进行为期十年的旅行演出。 莫扎特短短一生共创作了549部作品,其中包括22部歌剧、41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 莫扎特的大埔人作品对后世都有深远的影响,这节课咱们就来欣赏一首莫扎特流行最广,最被人们喜爱的音乐作品《G大调弦乐小夜曲》的第一乐章。 新课教学 师:请问同学们弦乐器有哪些? 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和低音提琴 什么是小夜曲? 小夜曲是中世纪一种抒情风格的声乐体裁形式,后来也用于器乐音 乐创作。 流行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演唱时常用吉他、曼陀林等拨弦乐器伴奏,歌声缠绵婉转,悠扬悦耳。后来器乐独奏的小夜曲也和声乐小夜曲同样流行。 分段赏析《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 音乐主题1 让学生聆听并思考:它的旋律和节奏有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旋律激昂有力,节奏具有进行趋势的特点。 哼唱旋律 让学生用“dang”音模唱旋律,感受音乐 分两组,问答式模唱 音乐主题2 和1主题相比,这一句的情绪有了怎样的变化? (力度减弱,开始的节奏很舒展,中间的活泼,结尾部节奏富有弹性) 用“la”音模唱 音乐主题3 让学生伸出手指跟着音乐做动作 4、音乐主题4 (1)这段旋律的特点是什么? 欢快、活泼 认识颤音符号,引导学生用一个动作将它表现出来(拍手、跺脚等)。 (五)辨析音乐主题 (六)完整欣赏乐曲视频,让学生找出各个音乐主题,并用相应手势示意。 四、音乐拓展 对比欣赏SHE《不想长大》和莫扎特《第四十号交响曲》片段,问:这两者有何关联? 五、课堂小结 1、通过今天的欣赏我们可以感觉到,古典乐曲并不像人们想的那么神秘艰深难懂,它其实也可以融入到我们的生活,给我们无与伦比的美的享受。 2、课后作业 收集莫扎特的其它音乐作品,下节课交流。 教学反思: 感受和鉴赏是音乐新课程的一个重要学习领域,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想方设法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表现音乐,并且达到了较理想的教学目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