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606471

第10讲 熔化与凝固【7大题型】--【暑假抢先学】2024~2025年暑假新八年级(七升八)物理(人教版)

日期:2025-05-0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46629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暑假,人教,物理,七升,年级,新八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讲 熔化与凝固 在北方的冬天,河水为什么会结冰,春天河里的冰为什么会融化呢? 知识点1:物态及其变化 1. 通常说的水是液态的;冰是固态的;水蒸气是气态的。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 (1)自然界中的物质通常情况下都有三种状态,如:常温下铁是固态,加热至1535℃时变成液态;加热至2750℃时,变成气态。 (2)固、液、气特征表: 状态 形状 体积 固态 有一定形状 有一定体积 液态 没有固定形状 有一定体积 气态 没有固定形状 没有一定体积 (3)温度的变化,导致了物态的变化。 题型1:物质的三态识别 【典例1】水在自然界以不同形态存在。雨、露、雾、霜、雹、水蒸气、“白气”都是水的“化身”,属于固态的有 ,液态的有 ,气态的有 。 【答案】 霜、雹 雨、露、雾、“白气” 水蒸气 【详解】[1][2][3]根据物质三种状态的特征可知:霜、雹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属于固态;雨、露、雾、“白气”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属于液态;水蒸气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属于气态。 【变式1-1】有6种物质:铁、水银、水晶、白酒、牛奶、巧克力。可用不同的分类方法把它们分成两类。若按是否透明来分类:一类包括 ,属于透明的,另一类包括铁、水银、牛奶、巧克力,属于不透明的。若按状态来分类:一类是铁、水晶、巧克力,它们属于 ,另一类是水银、牛奶、白酒属于 。 【答案】 水晶、白酒 固态 液态 【详解】[1]按是否透明来分类,由外部观察可以得出水晶、白酒属于透明物质。 [2][3]铁、巧克力、水晶都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是固态物质;水银、白酒、牛奶没有一定的形状,可以流动,但有一定的体积,是液态。 【变式1-2】水以多种多样的形式与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下列物体中是水的气态形式的是(  ) A.白气 B.水蒸气 C.雾 D.霜 【答案】B 【详解】雾、白气是水的液态形式,水蒸气是水的气态形式,霜是固态的形式,ACD不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知识点2:熔化和凝固 1. 熔化 (1)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如冰化成水。 (2)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①物质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对它加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如海波; ②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先变软,后变稀,最后熔化为液态,且持续加热,温度一直升高,如石蜡。 (3)水浴法加热: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利用热水给加装入试管中的海波和石蜡,这种方法叫水浴法。优点:可以使物质受热均匀,还可以控制物质温度上升的速度。 2. 凝固 (1)定义:物质从液体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如炽热的铁水冷却后变成各种零件。 (2)液体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①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持续对外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②物质在凝固过程中,由稀变软,再变硬,不断向外放热,温度持续降低。 知识点3:熔点和凝固点 1. 晶体和非晶体 (1)固体的分类:晶体和非晶体。 (2)晶体:熔化(或凝固)时,有固定的温度。如冰、萘、石英、明矾、海波、食盐、各种金属等。 (3)非晶体:熔化(或凝固)时,没有固定的温度。如松香、玻璃、沥青、橡胶、塑料、石蜡、蜂蜡等。 2.熔点和凝固点: (1)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2)凝固点:液体凝固成晶体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凝固点。 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题型2:探究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变化 【典例2】小丽和小明分别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丙是他们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的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试管里装有适量的 (选填“块状”或“粉末状”)的萘,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