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 11.8 变阻器 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了解滑动变阻器的构造,结构简图,元件符号。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2)通过做一做能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会用滑动变阻器来控制电路中灯泡的亮度。 2.科学思维: 通过 做一做、对比、探究等方法,学习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 3.科学探究: 在做一做中,学会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的方法。 4.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乐于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热情。 教学重点: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的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用具: 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小灯泡、导线、电源、开关、电阻箱。 教学互动设计: 1、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舞台灯光的亮度通常是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来实现的。改变电流大小通常用什么器材呢? 有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如何满足这种要求呢 经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在电压保持一定的条件下,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阻有关。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改变导体电阻的大小有三种常用的方法: (1)改变导体的材料; (2)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 (3)改变导体的长度。 比较而言,改变导体的长度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办法。实验室常用的滑动变阻器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二、新课讲授,师生互动 (一)滑动变阻器的构造 滑动变阻器的外观如图甲所示。表面附着绝缘层的电阻线紧密地绕在瓷筒上形成一个线圈,线圈的始端和末端分别接到A、B两个接线柱上。在瓷筒的上方有一根金属杆架在绝缘支架上,金属杆的两端分别有C、D两个接线柱。套在金属杆上的滑动头可以在金属杆上左右滑动,它的金属滑片分别与金属杆和线圈紧密接触。线圈上跟滑片接触的地方,绝缘层已被刮去。滑片通过线圈_上刮去绝缘层的地方与线圈相连。滑动变阻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如图乙所示。 (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滑动变阻器有四个接线柱,一般接人电路只需要用两个接线柱,那么如何连接呢 做一做 按照如图所示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头,观察灯泡亮度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体验滑动变阻器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在电路中的作用。 闭合开关,将滑片P向左移动,电路中的电流 ,表明接入电路的电阻 ;将滑片P向右移动,电路中的电流 ,表明接入电路的电阻 。 如图所示,如果将C和B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那么电阻线OB、金属杆CP被接人电路。由于金属杆CP直径较大,电阻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接人电路的电阻就是电阻线OB的电阻。 如图所示,如果把滑动头P向D端滑动,则接入电路的电阻线OB减短,电阻减小;如果把滑动头向C端滑动,则接入电路的电阻线OB增长,电阻增大。 这样,通过改变滑动头的位置就可以改变接人电路中的电阻大小。如果把A和D两个接线柱接人电路,情况和C、B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类似。 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上面有一个铭牌,上面标有电阻值和电流值。例如,某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50Ω 1.2A” 的字样(如图所示) 。 其中“50Ω”表示滑片移动时,这个变阻器接人电路的最大电阻值是50Ω,因此这个变阻器电阻值的变化范围就是0~50Ω;“1.2 A”表示这个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2A,若通过它的电流超过了1.2 A,这个变阻器就可能因发热而烧毁。 交流讨论 在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之前,变阻器的滑片应调到什么位置上 为什么要这样做 闭合开关前,滑片应调到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通过电路的电流最小,防止电流过大损坏其他元件。 如果把C和D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如图甲), 或把A和B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如图乙), 改变滑动头的位置,还能起到改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