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二章 欧姆定律 12.3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学会用欧姆定律解答串联电路计算。 (2)学会用欧姆定律解答并联电路计算。 2.科学思维: 学习用“等效替代”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3.科学探究: 知道串联(或并联)总电阻与各电阻的关系,使学生感悟到“等效替代”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当并联电路中的一个支路的电阻变化时,这个支路的电流会变化,干路上电流会变化,但另一支路的电流和电压都不变。学会辩证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教学难点:等效电阻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用具: 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3个、导线、开关。 教学互动设计: 1、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爷爷的收音机经过检查,发现一个5Ω电阻的电阻损坏,但手边只有10Ω的电阻,怎样连接可以替代损坏的电阻? 二、新课讲授,师生互动 问题与思考 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将电阻R1、R2接到电压为U的电路两端,电路中的电流是I。 用一个电阻R替换这两个电阻,仍接到这个电压为U的电路中(图乙),如果电路中的电流仍然是I,那么对电路中的电流而言,这个电阻R产生的效果与原来两个电阻R1和R2产生的效果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把电阻R叫作R1和R2的等效电阻。 R1、R2和R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一)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用伏安法测量导体的电阻,如果电压表示数相等,电流表示数相等,则所测量的导体的电阻也相等。 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 I= I1= I2, U= U1+ U2。 根据欧姆定律 U1=IR1, U2=IR2 在图乙所示的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U=IR 两图中电源两端的电压相同,所以 IR =IR1+IR2 R =R1+R2 从上式可以看出,串联电路中,等效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例题1 把一个3Ω的电阻R1和一个6Ω的电阻R2串联在电路中,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为6 V。这个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大 分析 电源两端的电压已知,如果能知道两个电阻的等效电阻的大小,就可以利用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 解 串联电路中 R= R1+R2=3Ω+6Ω= 9Ω。根据欧姆定律 = / =6 /9Ω≈0.67 A 答 这个电路中的电流约为0.67A 台灯的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简化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220V,灯泡的R1=1100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1100Ω,灯泡的最低电压为多少? 解:灯泡与变阻器串联,电路中最大电阻 R= R1+R2=1100Ω+1100Ω= 2200Ω。 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最小电流 = / =220 /2200Ω=0.1 A 灯泡两端最小电压 U1=IR1=0.1A×1100Ω=110V。 答 灯泡两端最低电压为110V 问题与思考 如图所示,把电阻并联起来,它们的等效电阻还等于各电阻之和吗? (二)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用伏安法测量导体的电阻,如果电压表示数相等,电流表示数相等,则所测量的导体的电阻也相等。 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 I=I1+I2, U=U1=U2 根据欧姆定律 1= 1/ 1 , 2= 2/ 2 在图乙所示的电路中 = / 综合以上各式可得 / = 1/ 1 + 2/ 2 = / 1 + / 2 1/ =1/ 1 +1/ 2 从上式可以看出,并联电路中,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例题2 如图所示,把一个3Ω的电阻R1和一个6Ω的电阻R2并联在电路中,它们的等效电阻是多大 如果电源两端的电压为3 V,则电路中的总电流为多大 解 由于 1/ =1/ 1 +1/ 2 所以 1/ =1/3 +1/6 =3/6 =1/2 ,R=2Ω。 根据欧姆定律 = / =3 /2 =1.5A 答 它们并联的等效电阻是2Ω,电路中的总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