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636569

13 《植树的牧羊人》课件(共37张PPT)

日期:2024-10-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12890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植树的牧羊人,课件,3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植树的牧羊人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同学们,歌曲《快乐的牧羊人》愉悦欢快,动听的旋律时刻萦绕在我们耳边。大家在电视电影上大都看见过蒙古草原的风光,美丽又辽阔。是的,美丽的草原有着无穷的魅力,草原人民欢乐豪迈,他们的乐观积极都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中牧羊人是草原最典型的代表之一。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生活在异国他乡高原上的牧羊人———艾力泽 布菲。 教学目标 感知课文 初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1、本文的主人公做了一件什么事?用简洁的话叙述出来。 点拨:主人公艾力泽 布菲用了三十多年时间在荒凉的阿尔卑斯地区种树,为这里带来了生机和繁荣。 教学目标 感知课文 2、作者对主人公艾力泽 布菲充满了一种什么感情?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充满了一种敬仰和赞美之情。文中可以看出这种感情的地方有: (1)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2)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3)他的那条大狗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4)和牧羊人呆在一起,让人心里很平静。 …… 教学目标 感知课文 3、以时间为序,将课文划分为三部分,并概括每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1~12):初遇牧羊人,具体地写了老人独自在高原上艰苦植树的情景。 第二部分(13~18):再见牧羊人,写了老人坚持植树的感人情景以及高原环境的迥异变化。 第三部分(19~21):写与牧羊人最后一次相见,高原成了乐园,“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 教学目标 感知课文 4、请分别写出“我”前后三次见牧羊人时高原的情形,并说说从这前后的变化中你读懂了什么? 初遇牧羊人———群山荒芜,村庄废弃,泉眼干涸,狂风呼啸;再见牧羊人———树木挺拔,重见溪水;最后一次相见———微风飘香,树木歌唱,泉水长流,人口增加,村庄富饶。 从这些变化中,我们应该读出了一个慷慨无私,不计回报的好人,他是多么值得人们去尊敬! 教学目标 走近作者 让 乔诺(1895—1970),生于法国马诺斯克市,法国社会小说作家、著名电影编剧。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1932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他以描写大自然和乡村生活见长,主要作品有《人世之歌》《庞神三部曲》《屋顶上的轻骑兵》《一个郁郁寡欢的国王》等。由其作品改编的动画片《植树的男人》曾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教学目标 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植树的男人》。故事的背景是20世纪初的法国普罗旺斯地区,一个荒芜、破落、毫无生气的荒漠。只有很少的人在这儿过着冷漠、愤恨、孤独的生活。有一个牧羊人,他一边牧羊,一边每天都种100棵橡树。由于气候不好,种十万棵树,最终只有一万棵长成大树。尽管如此,牧羊人没有气馁,没有沮丧,依然坚持每天种树。森林的规模不断扩大,渐渐的这个地区有了雾气、水分、溪水、村庄、泉水、笑声,整个地区都活了起来。作者被牧羊老人的精神感动,因此写作了这篇文章。 教学目标 生字把握 慷慨(kānɡ k i) 干涸(hé) 废墟(xū) 坍(tān)塌 缝隙(fènɡ xì) 酬(chóu)劳 刨(páo)根问底 沉默寡(ɡu )言 山毛榉(jǔ) 薰(xūn)衣草 琢磨(zuó mo) 近似字辨析 戳(chuō)戳穿 坍(tān)坍塌 戮(lù)杀戮 彤(tónɡ)彤云 慨(k i)慷慨 概(ɡài)气概 溉(ɡài)灌溉 教学目标 词语积累 干涸:干枯,没有水。 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毛,地面上的植物。文中用作动词,长出草木。 硬朗:形容人身体健康,强硬有力。 坍塌: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 造就:培养使有成就。 溜达:散步,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