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636588

2.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课件(共24张PPT)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10-14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350750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七年级,数学,初中,北师大,学年,2023-2024
  • cover
(课件网) 2.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对顶角、补角和余角(第1课时) 学习目标 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了解相交线、平行线、对顶角、余角、补角及其性质,并能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观察思考 观察下面几幅生活中的图片: 说一说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观察:取两根木条,将它们用一枚钉子钉在一起. C A O B D 相交于一点 相交线: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两个相交线只有一个交点吗? 假设两直线相交有两个交点 则说明,经过这两个交点就有两条直线 这与我们学过的“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相矛盾 所以假设错误, 即得到,两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反证法 归纳总结 相交线:若两条直线只有 一个公共点 ,我们称这两条 直线为相交线.简称:相交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 不相交 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简称:平行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平行两种. 学习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及性质 对顶角: ∠AOC的两条边与∠BOD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具有这种关系的角叫做对顶角. 找一找:图中还有没有对顶角,如果有,是哪两个角? C A O B D 画一画 自己在草稿纸上画一组相交线,并找出其中一组对顶角,量出他们的角度大小. 通过测量数据我们知道,对顶角相等. 练一练 如图,∠1、∠2是对顶角的是( ) . A 2 1 2 B 1 C 2 1 1 2 D 方法总结:对顶角是由两条相交直线构成的, 只有两条直线相交时,才能构成对顶角. c 余角、补角的识别及性质总结 一、余角的识别: 两角的和为90度,则两角互为余角. 特别说明:余角只与数量有关,与位置无关 判定:若∠1+∠2=900,则∠1与∠2互为余角. 性质:若∠1与∠2互为余角,则∠1+∠2=900. 二、补角的识别: 两角的和为180度,则两角互为补角. 特别说明:补角只与数量有关,与位置无关. 判定:若∠1+∠2=1800,则∠1与∠2互为补角. 性质:若∠1与∠2互为补角,则∠1+∠2=1800. C A O B D 1 2 3 4 观察: 找一找:图中还有没有其他补角,如果有,是哪些角? 以∠AOC和∠AOD为例 ,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 (∠AOC+∠AOD =180° ) 4 下图中AB与CD相交,形成了___个小于平角的角: C A O B D A 1 2 A 2 1 2 2 1 2 B 1 2 C 2 1 D 练一练 如图,∠1、∠2是补角的是( ) 判断题:如果两个角相加等于180度,那这两个角就是补角. 注意: “互为补角”仅指两角之间的数量关系. 思考2:那∠AOC和∠BOD是补角吗? 余角的识别: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 ,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特别说明:余角只与数量有关,与位置无关. 判定: 若∠1+∠2=90 ° ,则∠1与∠2互为余角. 性质: 若∠1与∠2互为余角, 则∠1+∠2=90 ° . 因为直线AB,CD相交于点O(已知) 所以∠AOD+∠AOC=180°(补角的意义) ∠AOD+∠BOD=180°(补角的意义) 所以∠AOC=∠BOD(同角的补角相等)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 理论说明对顶角性质: C A O B D 概念小结 哪里有相交直线,哪里就有补角和对顶角,互为补角的有4组,互为对顶角的有2组. 当题目中出现AB和CD相交 补角:∠α+∠β =180° 或者 ∠α=180°-∠ β 对顶角:∠α=∠γ 做一做 如图,打台球时,选择适当的方向用白球击打红球,反弹后的红球会直接入袋,此时∠1=∠2. 请将图简化成几何图,并抽象成数学问题: ON 与 DC 交于点 O ,∠ DON =∠ CON =90°, 且∠1=∠2. 问:1)图中有哪些角互为补角?有哪些角互为余角? 2)有哪些角相等?为什么? 归纳总结: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例题讲解: 例一: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