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制作简易收纳盒 内容解析 总体概述 《制作简易收纳盒》以家庭生活为劳动情境,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巩固和提高学生剪切、粘贴的技巧。在手工劳动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分工与合作,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细心与耐心,渗透劳动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 和《做朵玫瑰送老师》相同,本课的主要学习环节依旧是结合图示和文字来理解制作过程。由于篇幅限制,教材中的制作过程图不够详细,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亲自示范或者播放视频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制作步骤。装饰简易收纳盒的环节则可以适当放手,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装饰。 制作的目的在于收纳,教学的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亲手制作的收纳盒来整理收纳桌面物品,并且能够用所学的方法,开动脑筋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其他收纳问题。 栏目解析 《制作简易收纳盒》分为劳动基础、劳动场域、劳动过程、劳动成果、劳动评价、劳动日志、劳动拓展七个栏目。 1. 劳动基础 两名学生进行了简短的对话,通过对话引出用收纳盒分类整理书桌的话题,引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劳动场域 提示了本课需要使用的材料与工具,包括鞋盒、彩纸、安全剪刀、直尺、铅笔、双面胶等。对于活动实施的场所也提出了建议:教室或家里。 3. 劳动过程 此栏目是本课的重点,三个简要的步骤图和相关文字说明将制作简易收纳盒的过程图文并茂地呈现出来。 4. 劳动成果 此栏目建议学生用拍照的形式展示成果,同时强调了劳动成果的实用性,用收纳盒整理讲台、柜子和图书角,增强了学生劳动的成就感。 5. 劳动评价 此栏目邀请老师或同学分别从裁剪细心、粘贴牢固、造型美观和废物利用四个维度评价学生制作的收纳盒,通过评价不断改进方法,提高劳动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用劳动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6. 劳动日志 此栏目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关注劳动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以此累积劳动经验。 7. 劳动拓展 进一步提高难度,鼓励学生利用劳动中所习得的技能与经验去解决生活中的其他类似问题———制作一线一格的收纳盒,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独立劳动的兴趣。 教学建议 1.情境导入 除了教材中的情境,教师也可以采用学生生活中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兴趣。 2.材料的准备 本课的制作过程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应尽量使用安全剪刀。另外,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准备薄一些的鞋盒,减少制作的困难。 3.学生观察与教师示范指导相结合 教材中的步骤图呈现了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学生独立观察时可能还是有些困难。教师可以额外制作一些小贴士、小锦囊,帮助学生打通制作环节中的每个步骤;跟着视频学习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建议教师在学生观看视频后再一步一步地示范指导。 4.拓展与迁移 在学会制作简易收纳盒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抛出新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怎样收纳家里的充电线?要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适时提醒,可以利用家里的哪些闲置物品帮助解决这个收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与创新意识。 教学资源 收纳物品的小妙招 1.收纳之前需要分类,可根据使用频率和适用场所给物品进行分类。 2.要学会规划收纳空间,一般有水平收纳和垂直收纳两种。 3.要学会利用收纳工具进行收纳。收纳箱、收纳盒都是很好的选择,也可以利用家里的闲置物品进行改造,自制收纳工具。 4.长期不用的物品可以捐赠给有需要的人。(
课件网) 《劳动》二年级上册 制作简易收纳盒 书桌上总是乱糟糟的,怎么办呢?快来制作一个收纳盒,把书桌收拾整齐吧! 课堂导入 劳动准备 劳动基础 材料与工具 劳动场所 家 教室 鞋盒、彩纸、安全剪刀、直尺、铅笔、双面胶等 劳动过程 使用剪刀要小心哟! 劳动成果 多做几个收纳盒,把讲台、柜子、图书角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