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学习目标 1.认识作者,理解文章的基本观点及作者的价值观 2.把握本文严谨的论证思路,欣赏作者的流畅简洁的语言 ,体会本文排比修辞的运用 3.领悟作者伟大的智慧及苦乐观,树立对社会对他人对自 己的责任感 作者简介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思想家,学者,广东新会人。1895年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著有《饮冰室全集》,代表作有《李鸿章传》《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 生字词学习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尝试找出作者的观点,作者认为 人生最苦的和最乐的是什么? 人生什么事最苦? “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贫? 失意? 老? 死? 整体感知 人生什么事最乐? “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整体感知 由此,作者把苦乐与责任联系起来,提出了自己的苦乐观。 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责任未尽,因为未尽责任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并且无法逃避;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尽责任,因为只有从痛苦中得来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结论(作者的苦乐观):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尽责 乐 未尽责 苦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由作者的观点可知,人生苦乐其实也就是一个尽责与不尽责的问题。 最苦与最乐 作者是如何论述尽责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作者是如何论述未尽责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作者论述“责任”这一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谈苦 说乐 论责 探究赏析 阅读第一部分,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的? 提示:作者是一开始就摆出他的观点(分论点)?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 排比,设问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引出分论点 谈苦 因为把贫困老死之类当作人生最大的痛苦,正是许多人的想法。作者先用了一串排比设问句,提出关于人生最苦的许多答案,并且一一加以否定,否定这些答案,可以引起读者兴趣,读者就要从中寻找新的答案、合理的答案。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就不显得突兀,而有一种水到渠成之妙。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分论点),而要先否定其他答案呢? 探究赏析 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 ,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 ,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 。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 。 安分 达观 责任 知足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探究赏析 这几种情况,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易于被读者所理解和接受。由此而生的痛苦情况是不敢见面,梦里有影子缠着。将这些具体的生活事例加以论述,并延展到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自己,使议论更加深入,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责任“未解除”有哪些具体情况?从这些具体的生活情境开始论述,有什么作用? 责任“未解除”的具体情况: 承诺未办、欠钱未还、恩惠未报答、得罪人未赔礼。 作用: 探究赏析 举例论证 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 探究赏析 把一个人未尽责任的痛苦与贫、病、老、死的痛苦进行对比,照应开头,突出论证了应尽责任而没有尽才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的观点。 对比论证 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来形容尽责任之后的乐呢?请找出来,并讲讲它们的含义和作用。 探究赏析 说乐 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古语———如释重负 含义: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心情紧张过后的轻松愉快。 含义:像放下重担子一样,形容解除精神压力后心情轻松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