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水与水溶液 第一课时 水的电离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 1.电解质:_____ 或_____能导电的_____ 。 非电解质:_____和_____均不能导电的_____。 2.如何判断如何判断一种物质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 电解质: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 非电解质:多数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部分氢化物 知识回顾 溶于水 熔融状态 溶于水 熔融状态 化合物 化合物 通过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你已知道电解质溶液(如盐酸、CH3COOH溶液等)能够导电。那么,纯水能导电吗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有人曾经用经过很多次纯化处理所制得的纯水进行导电性实验。你认为实验结果会怎样 经过多次纯化处理的水仍具有导电性的原因是什么? (1)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能微弱电离,存在电离平衡 (2)水的离子积———Kw Kw=C平(H+)×C平(OH-) 一.水的电离 H2O H++OH- 一定温度下,水电离出的H+和OH-浓度的乘积为一定值,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Kw),简称水的离子积。 思考:根据化学平衡原理,水的离子积会受什么外界条件影响? 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 结论: 温度越高,Kw越大,Kw在一定温度下是个常数。 水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 ①Kw是温度函数,一定温度下Kw是一个常数。25℃时,Kw=10-14 ②Kw只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与C(H+) 、 C(OH-)无关。 ③Kw适用于一定温度下任何稀的电解质溶液。 ④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水的电离平衡,也就是任何水溶液中都是H+、OH-共存的。 注意: 对常温下的纯水进行下列操作,完成下表: 交流研讨 水的电离平衡移动方向 C(H+) C(OH-) C(H+) 与C(OH-) 大小关系 Kw变化 加热 加HCl 加NaOH > = < 不变 不变 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 ①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 ②加入酸 增大C(H+),则平衡向左移动,水的电离被抑制,由于水的电离平衡仍然存在,Kw不变,则C(OH-)必然会减小。 归纳总结 ③加入碱 增大C(H+),则平衡向左移动,水的电离被抑制,由于水的电离平衡仍然存在,Kw不变,则C(OH-)必然会减小。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水的离子积常数Kw=10-14 ②温度升高,纯水中的c平(H+)增大,c平(OH-)减小 ③水的电离程度很小,纯水中主要存在形态是水分子 ④在纯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可促进水的电离,使水的离子积增大 ⑤不管是纯水还是在酸、碱、盐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平(H+)和C平(OH-)始终相等。 由Kw的数值很小可知,水的电离程度很小,其主要存在形态是水分子,因此纯水的导电能力很弱。加入电解质后导电能力增强,不同的电解质其导电能力是否相同?影响溶液导电性因素是什么? 溶液导电性 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大小 离子所带电荷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样吗 纯水的导电能力非常弱,但是向其中加入电解质形成溶液后导电能力增强。请通过实验判断下列溶液的导电能力是否相同。 实验: 在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等体积、等浓度(0.5mol·L-1)的盐酸、氨水、CH3COOH溶液、NaCI溶液,按图3-1-1所示装置连接仪器,接通电源,注意观察灯泡的亮度。 CH3COOH溶液 盐酸 氨水 NaCl溶液 实验现象:在体积和浓度相同的条件下,盐酸、NaCl 溶液的灯泡亮度比CH3COOH溶液、氨水的亮。 实验结论:在体积和浓度相同的条件下,盐酸、NaCl 溶液的导电能力比CH3COOH溶液、氨水的强。 1.电解质溶液导电的本质是什么? 溶液中存在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 2.实验中各水溶液导电能力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溶液中离子浓度不同,离子浓度越高导电能力就越强 3.氯化氢、醋酸等电解质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它们最终以何种状态存在? 均发生了电离,氯化氢以离子形式存在,醋酸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少量以离子形式存在 在稀的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 书写强电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