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653269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11-2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4837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中国历史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汉武帝时期政治、思想、经济、军事方面巩固大一统的主要措施。认识汉武帝是汉朝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从多方面巩固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历史地图、图表、史料、图片、文物等,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事件,初步学会对汉武帝的分析和评价,从历史学角度看待历史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汉武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作的努力,使学生体会汉武帝的“大一统”顺应了统一国家建立的历史潮流,符合历史发展方向。认识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长期永恒的任务。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教学难点: 感知大一统,体会统一国家建立与巩固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读一本传记,品一段历史,以一本书的卷首语导入,他是谁?他创造了怎样的传奇? (设计意图:读书可以明智,读史可以明鉴。以“立志读尽人间书”为情境,设置悬疑,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引出主题,为课堂讲解做好准备。) 二、(环节一)政治篇:从郡国并行到推恩布泽 分析相关图文资料: 材料一: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样威风。他还自造弓箭数万,府库的“金银珠宝,多于京师” 材料二:西汉前期形势图 (1)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2)汉武帝为什么放弃“郡国”选择“推恩”?推恩令有何巧妙之处?(教师配合图画演绎讲解) (3)汉武帝又是如何解决地方上豪强地主的威胁?有何作用? (设计意图:本篇章环环相扣,揭示了汉初到汉武帝时期,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并以图画演绎的方式,对历史现象作出解释,形象直观) 三、(环节二)思想篇:从百家横流到独尊儒术 展示材料: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上无以持一统,下不知所为。 (1)设问:反映了什么问题?有何危害?汉武帝是如何做的? (2)为了使儒家思想深入人心,汉武帝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3)探究: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有何异同点(分析目的、实质、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方式、结果。) 总结: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对中国后世影响极大,这对我们今天的中国来说,这是一种心灵的凝聚,这项措施对后世帝国制度及国家意识形态产生深远影响,从此中华帝国就有了国家意识形态,也有了恒定的核心价值。 (设计意图:史料的阅读,可以提析史料,提取有效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历史的角度,初步认识国家统一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国家意识形态、核心价值的引领。) 三、(环节三)经济篇:从盐铁私营到国家垄断 出示材料1:汉代诸侯王墓的这件金缕玉衣。 (1)设问:诸侯王富可敌国,钱从何来 出示材料2: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 (2)面对这一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作用? 总结:这些措施,削弱了他们的经济实力,使国家财政状况有很大的改善,为汉武帝推行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经济基础。也等于开启了经济的国家垄断,使国家的财富由社会向中央转移。 (过渡):经济的一统,为大规模地反击匈奴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证。 (设计意图:初步学会从多渠道了解历史,尤其是通过图史互证,把抽象的历史知识具体化,通过文物图片、文献记载,让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四、(环节四)军事篇:从反击匈奴到开疆拓土 (1)匈奴与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