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67157

高中音乐人音版 必修 《音乐鉴赏》第十五节:贝多芬 课件2

日期:2024-05-17 科目:音乐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4246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第十五
  • cover
课件30张PPT。划时代的音乐大师 格尔木市第一中学 音乐教室贝多芬第八单元贝多芬(1770--1827)贝多芬生平简介 1、贝多芬 (1770.12.16—1827.3.26)德国伟大的作曲家.父亲从小就逼迫他学琴.他13岁任宫廷乐队大键琴手,14岁任宫廷管风琴师,18岁任歌剧乐队中提琴手. 2、1792年,海顿见到他,获准成为他学生.1795年首次在维也纳以作曲家及钢琴家身份登台演出. 3、1798-1800年除教授钢琴外.埋头作曲.1800年4月举行小说诗歌文学作品音乐会,确立了作曲家的地位.此时,听力逐渐衰退.因耳聋的恐惧和失恋。 4、1802年欲自杀.后终于克服危机,振奋精神,继续作曲。 1、 此后10余年经历了思想和生活的激烈动荡(拿破伦称帝.数次失恋等).至1819年完全失聪,任以顽强的毅力写下了第三至第八交响曲,第四第五钢琴协奏曲等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反映出动荡不安和矛盾冲突.晚年生活仍多不幸,疾病缠身,经济困难,但仍写出《庄严弥撒曲》、第九交响曲等杰作。 2、贝多芬是跨两个世纪,连接古典乐派和浪漫两种乐派的巨匠。其创作牢牢扎根于古典传统,具有音乐逻辑感,结构均匀感和宏伟音乐的气概。由于社会变革的要求自身的才能,大大发展和改变了古典音乐,成为浪漫乐派的源头。 古典主义时期 1750年———1820年左右,1750年J·S·巴赫的去世,则标志着巴洛克时代的结束。 此后西洋音乐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古典主义时期(classicism),由于其在维也纳开花结果,“维也纳古典乐派”成为这个时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家海顿 (奥地利) 莫扎特(奥地利) 贝多芬(德 国)海顿 约瑟夫·海顿出生于奥匈边境卢瑙的一个铁匠家庭,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者之一。 交响曲有《告别》、《时钟》、《狩猎》 弦乐四重奏有《帝皇四重奏》等。 莫扎特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生于萨尔兹堡一个宫廷乐师家里,杰出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 莫扎特自小就有“神童”之称。他四岁开始学习音乐,五岁懂得作曲,七岁便随父亲到处旅行演奏,十多岁时已创作了很多乐曲。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 贝多芬路德维希·冯·贝多芬出生在莱茵河畔波恩城的一个音乐世家里,是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贝多芬的作品 一生共写有9部交响曲,11部管弦乐序曲和戏剧配乐,5部钢琴协奏曲,1首小提琴协奏曲,16首弦乐四重奏,9首钢琴三重奏及其他室内乐,10首小提琴奏鸣曲,5首大提琴奏鸣曲,32部钢琴奏鸣曲,21套钢琴变奏曲,1部清唱剧,1部歌剧,2部弥撒及歌曲,咏叹调等等。创作的划分音乐史上通常将贝多芬的创作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1792年他到维也纳--1802年 第二时期:1830年《第三交响曲“英雄”》的 创作--1815年 第三时期:1815年后的作品第一时期的作品特点确立贝多芬风格的时期,这时期的钢琴奏鸣曲带有当时时尚的古典主义风格的痕迹,反映了海顿.莫扎特对他的影响,也显出他与之不同的特点和独立性。此时期后期他的耳朵已经慢慢开始失去听觉。 代表作:《c小调奏鸣曲》.《c小调“悲怆”》.《#c小调“月光”》.《d小调“暴风雨”》第二时期作品特点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期,《第三交响曲“英雄”》的创作,标志着贝多芬作品创作的成熟。此时,欧洲发生新的动荡,法国大革命经历了反复,各国封建势力多次此向法国进攻,拿破仑上台后,便开始资本主义政策扩张,对各国进行侵略,引起人民反抗。 代表作:《第三交响曲》表现了他对革命的向往,《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第三时期作品风格特点 贝多芬到晚期(维也纳后期1809-1827)音乐风格有明显的转变。小说诗歌文学作品规模缩小,主题带有歌唱性,增强了抒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