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高尔基 海 燕 生活时时处处都在向我们展示生命之美。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高尔基(1868-1936),出生在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10岁就为生活所迫,到处流浪,他当过鞋铺学徒,轮船杂役,面包工人和更夫,尝尽了人间苦难。他亲眼看到俄国的劳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种种压迫和剥削,这就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和丰富题材。 作者链接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母亲》 自传体三部曲《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剧本《小市民》 背景链接 《海燕》写于1901年。当时,欧洲的工业危机波及俄国,工厂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再加上沙皇统治日趋黑暗,人民群众无法忍受,反抗情绪日益高涨,革命斗争蓬勃兴起。高尔基1901年2月19日从故乡尼日尼·诺夫戈罗德来到彼得堡,参加俄国作家协会为纪念农奴解放40周年而举行的特别会议,发表了抨击沙皇政府的演说。3月4日,几千名大学生和工人为抗议沙皇政府把183 名大学生送去当兵,在彼得堡喀山广场举行示威,遭到残酷的镇压,有些人被打死,许多人受了伤。高尔基参加了这次示威,目睹了沙皇政府的暴行,极为愤慨。3月12日他回到故乡后,根据当时的斗争形势和参加示威的感受,写成了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海燕》就是这篇小说的尾声部分。 小说先投寄莫斯科《信使报》,后又投寄彼得堡的《生活》杂志。愚蠢的审查官禁止发表这篇小说,却认为它的尾声是一篇写景的文字。这样,《海燕》就被作为一篇独立的作品在《生活》杂志上发表了出来。《海燕》一经发表,便在俄国大地上产生巨大反响,它被革命者用胶印和手抄等方式广为传播,一时间成为最受欢迎、最富有宣传性和号召力的诗传单。 理解词语 苍茫: 掠: 呻吟: 胆怯: 号叫: 蜿蜒: 卷集: 翡翠: 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轻轻擦过或拂过。 指因痛苦而发出的声音。 胆小;畏缩。 大声叫,文中指海燕的极度欢乐。 蛇类爬行的样子。 一种大的力量把东西集起来。 一种矿物,绿色或蓝绿色,或白色中带有深色斑纹。有玻璃光泽,一种硬玉石。 ①(1~6自然段)暴风雨来临之前,海燕高傲地飞翔,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 ②(7~11自然段)暴风雨逼近之时,海燕搏风击浪,迎接暴风雨。 ③(12~16自然段)暴风雨就要来临,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姿态呼唤暴风雨的到来。 段落层次 本文以大海为背景,请注意暴风雨到来前海面景象的变化,考虑一下,大致可分为几个画面? 暴风雨 将来 逼近 即临 海 燕 暴风雨 来临之前:高傲飞翔→渴望 逼近之时:搏风击浪→迎接 就要来临:预言胜利→呼唤 文本探究 1.思考:文中的海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海燕是一个勇敢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 2.海鸥、海鸭、企鹅在暴风雨来临前的表现如何呢?作者在歌颂海燕的同时为什么要写它们呢? 呻吟、吓坏; 胆怯、躲藏。 海鸥的表现: 海鸭的表现: 企鹅的表现: 呻吟、飞窜、恐惧、掩藏; 作者将海上群鸟因害怕暴风雨而胆怯、自私、逃避的丑态揭露无遗,通过群鸟对待暴风雨的截然不同的态度的对比,烘托出了海燕勇敢执着、不畏强暴、勇于献身的英雄形象。 3.文中多次描写乌云、雷声、狂风有什么用意? 是为了点明海燕所处的环境,烘托海燕的战斗雄姿,突出海燕的高大形象。 4.文中关于大海景象变化的描写与俄国革命形势之间有什么相似点?这是什么写作手法? 海上狂风乌云雷电交加,形势严峻,处于一触即发之势,与俄国革命形势相似。 象征 俄国革命形势 写法分析 《海燕》自它问世以来,便以深刻的思想、锐利的锋芒和激越的诗情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在诵读中,你体验到了哪些艺术特色? (1)别具匠心的画面创意。 这首散文诗营造了三幅画面: 暴风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