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677438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作文主题训练:坚守乡土,不忘来处(含答案)

日期:2024-06-3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268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5届,乡土,答案,来处,不忘,坚守
  • cover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作文主题训练:坚守乡土,不忘来处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代文阅读《最后一头耕牛》中,乡村逐渐现代化,大多数村民选择离开土地,前往城市打工,而堂哥是个例外。村里的耕地已经少得可怜,许多人都选择拿着租金去镇上买粮吃。然而,堂哥坚守着田地,他觉得种田人买粮吃是丢脸的,因此他仍然耕种着田地。他的举动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人觉得他守旧,也有人对他的坚守表示敬佩。 对于堂哥的举动,你有怎样的看法?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 材料三: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读了上述材料,你对“土”产生怎样的理解与感悟,请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中国青年报》“青年之声”报道了大学毕业生宫祥瑾回农村老家发展的故事。作为重庆邮电大学学生会主席,宫祥瑾在大学二年级时就带着一帮研究生搞起了互联网公司,赚了钱也赚了经验。28岁时,他关掉城里的公司,回乡从事种植业。他本人既取得了成绩,也遇到了困难。宫祥瑾对记者说,农村的振兴特别需要年轻人。 “毕业后你愿意回农村发展吗?”中国青年报社主办的微信公众号“青云志”发起的这一话题,收到大量留言。其中,有一条署名为“甄兴”的大学生留言:“我家在沂蒙山区,暑假时跟母亲聊天,想考个村官,还能回去陪着地。没想到母亲非但不领情,反而板着脸训了我一通,认为辛苦供我上大学,就是要到城里去。”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受?请给有志于乡村振兴事业的大学生“甄兴”写一封信,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署名一律为“项存”。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四十不惑的职业摄影师魏壁,突然告别了城市的生活,带着爱人孩子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回乡后的他,翻新了年久失修的老屋,在那儿种菜、养花、照相、陪伴母亲……他请老手艺人复原祖辈流行过的家具,试图去保持着故乡农村最后的时光记忆。他说他有个心愿,就是能在家乡建立一个美术馆,那里会是村里孩子们的天地,让他们能够从小触摸艺术、了解外面的世界,他正一步步扎实地前进。多年在外谋生的经历,让回乡的魏壁真正找到了创作的源泉,那便是故乡的青山绿水和心灵深处的淡淡的乡愁。乡愁之于魏壁,已经成为一种艺术的力量,促使他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语言文字运用I中王希季毅然决然放弃美国优厚的待遇,回到祖国,投身新中国建设,堪为青年成长成才的楷模。2020年国庆档热门电影《一点就到家》讲述了三个年轻人回乡创业的故事,他们从大城市回到家乡云南古寨,合伙干电商,实现了改变家乡的梦想。 在“家乡文化生活”的学习活动中,班级计划举行“青年在家乡建设中的使命”为主题的讨论会。请围绕以上材料,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