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677467

14.2《变形记》课件(共25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4-11-0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53483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4.2,2023-2024,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变形记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理清故事情节。 思维发展与提升:赏析小说中富有特色的人物刻画,领会寓真实于荒诞的隐喻表现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欣赏作品中极度夸张以及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理解小说荒诞情节和真实细节的统一。 文化传承与理解:提高欣赏外国优秀文学作品艺术美的能力,认识小说所揭示的西方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困惑”问题,思考人的生存问题。 学习目标 “《变形记》是20世纪最为异类的经典作品之一,给整个世界文学带来的启示和变化,无异于一粒种子和数年后满布各国的一片粮禾,一粒星火与几乎燎原了整个世界的一片红光。” ———作家阎连科 导入新课 卡夫卡,1883年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时期的布拉格,父亲是一位白手起家的商人,性格暴躁,精力充沛。卡夫卡却自幼体弱多病,爱好文学,无法达到父亲对他的期望。迫于父命攻读法律,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后在业余工伤事故保险所任职直至病退,1924年逝世,终生未婚。 相关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黑暗的现实,痛苦的生活,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信心,一方面寻求出路,锐意改革,另一方面又陷于孤独、颓废、绝望。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便纷纷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 卡夫卡目睹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特别是他在保险公司工作时,接触了许多因劳动致残而一贫如洗的工人,这使他认识到“富人的奢侈是以穷人的贫困为代价的”,下层人民越来越难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于是在1912年卡夫卡创作了《变形记》,并于1915年发表。 卡夫卡的创作 卡夫卡被认为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是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其作品主题曲折晦涩,情节支离破碎,思路不连贯,跳跃性很大,语言的象征意义很强。 卡夫卡笔下的都是下层的小人物,他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也无力反抗,向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 现代派文学 现代派文学是19世纪80年代出现、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在欧美繁荣的、遍及全球的众多文学流派的总称。 它包括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魔幻现实主义等流派。现代派文学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 主要用象征性、荒诞性、意识流去表现荒诞的世界里异化的人的危机意识;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 《变形记》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创作的中篇小说,完成于1912年,首次发表于1915年。 小说分三部分,课本节选的是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 推销员格里高尔某天早上醒来后变成了甲虫,这一变故对其本人和家庭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格里高尔彷徨惊慌,忧郁无助。而此时并未得到帮助的他被激怒的父亲大怒赶回自己的卧室。 作品简介 变成甲虫的格里高尔,在生活习惯上已然成为甲虫,但是仍然具有人类的意识。虽已失业的他,仍旧关心父亲的债务问题,怎么样送妹妹去音乐学院,关心家里的各种琐事。 数日之后,全家人都将格里高尔视为累赘。父亲、母亲、妹妹对他从以往的态度转变成了厌恶,嫌弃。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为了能够继续生存,除了格里高尔,全家人只能打工挣钱,对变为甲虫的格里高尔忍无可忍。妹妹提出将自己的亲哥哥赶出家门。 格里高尔在亲情冷漠的情况下饥寒交迫,并且患病在身,但他仍心系家人,然后他的头就不由自主地垂倒在地板上,鼻孔呼出了最后一丝气息,带着满腹的担忧和内疚,看着家庭的不幸,而更不幸的是,他终遭社会和家庭的唾弃,在无声无息中死去。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醒来身变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