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力 一、力(F) 1.定义:力是物体(施力)对物体(受力)的作用 2.理解:①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②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③力的产生与是否接触无关(接触不一定有力,不接触不一定无力) 3.力的单位:牛顿(牛)符号:N 4.估算:①托起2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 ②中学生体重500N ③八年下物理教材约2N ④一个苹果约2N 二、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补充:运动状态不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三、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力的三要素 1.力的大小 2.力的方向 3.力的作用点 四、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线段的长短:力的大小,(同一个图中两个力线段长的力大) 箭头: 力的方向 线段的起点:力的作用点(一定在受力物体上)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大小相等 同时产生 一对相互作用力 方向相反 → 同时消失 在同一直线上 同增同减 作用在两物体上 举例:“以卵击石”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等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 画力的示意图 ①一定:(作用点)→作用点在受力物体上 ②二画:(线和箭头) ③三标:(力的符号和大小) 7.2弹力 一、弹性、塑性;弹性形变、塑性形变 1.弹性:物体发生形变后可以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 2.塑性:物体发生形变不能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 3.弹性限度: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4.弹性形变: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发生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弹性限度: 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的分界点 ②保护物体结构不发生变化的极限值 二、弹力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产生条件:①相互接触并挤压 ②发生弹性形变 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 三、弹簧测力计 1.构造:主要由刻度盘,弹簧,拉环,挂钩(显示的力是作用在挂钩上的力) 2.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3.图像: 弹簧原长Lo L身长=原长+伸长 ΔL伸长量(变化量)=L-Lo 4.使用:量程界 分度值 调零:在力的方向上进行调零 5.注意: (1)使用前来回拉动几次,避免产生摩擦 (2)力的方向与弹簧轴线保持一致 (3)指针静止读数,视线与刻度盘垂直 例题: 7.3重力 一、重力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施力物体:地球 3.受力物体:地表附近的一切物体 4.符号:G 单位:N. 吸引力不是重力,重力只是吸引力一个分支 二、重力大小 注:重量不是质量,是重力大小 1.测量工具:天平、弹簧测力计 2.图像: 3.结论: (1)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不能颠倒) (2)物体的重力和它的质量比值为定值9.8N/kg≈10N/kg 4.9.8N/kg表示:1kg物体所受重力9.8N 5.公式:G=mg 变形公式 m = 三、重力方向 1.竖直向下(指向地心) 2.应用:铅重线或重垂线(原理: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四、重心 1.重心:重力的作用点 2.重心的位置 ①形状规则,密度均匀的物体:几何中心 ②形状不规则,密度不均匀的物体:会偏向质量较大的位置 ③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 ④重心位置可以变化 五、稳度的提高 1.降低重心 2.扩大支面 六、重力示意图 8.1牛顿第一定律 亚里土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指明了研究方向.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伽利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笛卡尔:运动方向不变 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要求:同一小车,同一斜面:同一高度,自由滑下(静止滑下) 2.目的:小车到达水平面速度相同. 3.方法:控制变量法,科学推理法(理想实验法)、转换法 4.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小车运动路程越长 5.推论: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牛顿第一定律 1.一切物体(适用范围)在没有受到力的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