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6*最苦与最乐 一、单选题 1.下面各组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推卸(xiè) 启迪 任重道远(chónɡ) 恩慧 B.契约(qiè) 陪礼 如释重负(shì) 逃躲 C.坟墓(fén) 趣味 悲天悯人(mǐn) 既然 D.圣佛(fú) 达观 别出心裁(cái) 包缆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早晨登上山顶,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极目远望,心安理得。 B.期末考试终于结束了,大家如释重负,开始筹划即将到来的暑假生活。 C.他不仅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而且还身体力行,常常帮助有困难的人。 D.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广大青年任重道远。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为五天开一炉,时间比原来缩短一倍。 C.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 D.一个人是否拥有真正的快乐,关键在于他尽了人生的责任。 4.下列语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反问) B.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引用) C.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排比) D.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反问)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不同的人生态度,是自我品质的一种反映。拥有乐观人生态度的,____;拥有豁达人生态度的,____;拥有平实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谦逊的人;拥有严谨人生态度的,____;处处为他人着想的,____;时时兼济苍生的,一定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 ①一定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 ②一定是一个坚强的人 ③一定是一个大度的人 ④一定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A.①③②④ B.③④②① C.④①③② D.②③①④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课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B.课文第五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话,孟子的话用作论据,曾子的话用作论点。 C.课文第五段“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中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诸圣诸佛。 D.课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是因为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方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的;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关系不大。 二、填空题 7.文学常识填空。 《最苦与最乐》的作者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 ,广东新会人, 家、学者。著作大多收入 。 8.给加点字注音。 包揽 循环 契约 9.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其意义。 ①如( )重负: 。 ②任重( )远: 。 ③悲天( )人: 。 ④心安( )得: 。 10.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贫吗 不是。失意吗 不是。老吗 死吗 都不是。( ) (2)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 (3)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 ( ) (4)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 三、语言表达 11.写作技法:列举生活情境,充分论证论点。 《最苦与最乐》多处列举生活情境来论证论点,如“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举这样的例子来论证论点,既具体生动,又能使读者感同身受,从而充分地论证论点。请你写一段文字,通过列举生活情境来论证自己的某个观点。100字左右。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