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698100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作文主题训练:木成舟没有河(含答案)

日期:2024-06-3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1459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作文,主题
  • cover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作文主题训练:木成舟没有河 1.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写作。 以上漫画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元丰七年(1084年)六月丁丑,苏轼夜探石钟山,提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1927年,毛泽东深入湖南五个县调研,完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推动了农村革命运动的发展。可见,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请结合自身的经历和体会,谈谈你对调查研究这一方法的认识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生需要规划和设计,事先规划与设计的工作做好了,我们就不会感到无所适从,我们的人生也就可以循序渐进,不会迷惘和盲目。 也有人说,人生即兴发挥很重要,我们无须规划设计,只管随机应变,须知车到山前必有路,我们总会到达自己想要去的远方,顺其自然就好。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齐景公非常喜欢马,他叫画工画了一张马,然后拿着这张画到市场买相同的马。结果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花费了几百匹马的钱,也没有买到。因为那张马的画像太脱离实际了。现在,如果有人想查阅历史资料,按古人的标准寻找贤才,就是找上一百年,也是找不到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 1.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图画式材料作文题。 漫画重新解读了成语“木已成舟”,“木已成舟”指树木已经被做成了船,比喻事情已成定局,不能改变。在漫画中,我们看到“木已成舟”,却没有河,表明做事成功要具备必要的条件。事先要审时度势,做好调查研究,在条件完全具备的情况下再着手去做,以避免损失或遭到失败。 写作时,联系诸多的社会现象,可以列举能够契合这幅漫画的事实。我们可以就很多投资项目盲目扩张,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进行分析。也可以联系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进行讨论,比如所学专业是否适用于社会,高校的教学结构是否合理。还可以针对学生的个人爱好进行讨论,很多人强调学习自己喜欢的技术,可是学习过后并没有用处,使学到的技术反而成为所谓的“屠龙之术”;相反,很多人学习了很多东西,才发现没有自己喜欢和热爱的,不足以言说人生的价值,这同样也给人带来困惑。这些都属于有舟无河的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从多角度进行阐述。 立意: 1.没有计划做事,越努力越失败。 2.盲目投入,会造成巨大浪费。 3.无视环境,只凭主观臆想盲目行事不可取。 4.忽视调查研究,就会脱离实际。 2.例文: 调查研究的“三种境界” 著名学者王国维论述治学有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苏轼夜探石钟山,得山命名之因,悟调查研究之理;毛泽东深入农村,用调查研究之法,创革命发展之路。我们也应深耕三种境界,躬身入局,参透问题本质,获得求知最高境界。 深耕“求知”之境,在“望尽天涯路”中摸实情取真经。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真调查,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