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699427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堂实录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日期:2025-09-22 科目:语文 类型: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122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古诗词,高教,模块,基础,2023,语文
  • cover
《春江花月夜》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 《春江花月夜》选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这首诗歌集“情”“景”“理”为一体,具有很高的文学欣赏价值。本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通过赏析诗歌创设的情境,领会诗人的情感,进而学会“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诗歌鉴赏方法。 (播放萨顶顶演唱的《春江花月夜》, PPT展示学生的预习成果,根据对诗歌的初步理解创作出的图画。) 师:听着动人的旋律,看着同学们自己描绘的画面,你们有什么感触呢 生:我感觉很壮阔,很唯美。 生:歌声很空灵,让我的眼前呈现出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面。 生:似乎能看到月光之下的大海,很美丽,直击人的心灵。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这首歌曲翻唱自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空灵的歌声,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如梦如幻的诗境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被称为 “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的诗歌,领略它的美。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预习时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创作的图画,给大家解读解读。 生:我是根据对“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句诗的理解创作的,它要描绘的就是江水、明月融为一体的景象。 生:这幅画的灵感来自于“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不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明月朗照,可以看见粼粼的波光、江边的花丛,给人一种静谧之感。 生:我是从诗歌中“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江上白沙看不见”理解的。这几句要描绘的就是一种淡雅之景。 师:同学的理解都很准确,创作出来的画作也很符合诗歌的意境,说明大家的预习都很到位。接下来我们就进一步赏析这首诗歌,具体来说就是诗歌中的景与情。首先请大家找一找诗歌中写景的句子是哪些 生:前8句。 师:是的,诗歌前8句主要就是写景。诗歌鉴赏中,对景物形象的鉴赏是一个重点。要求我们会概括景物特点及意境特点,会描述画面,会提炼其中的情感。那么在这首诗歌中,我们看一下诗人主要选择了哪些景物?都具有怎样的特点? 生:“春” “江”“花”“月” “夜”。 生:生机勃发的春,浩瀚澄澈的江,绚烂耀眼的花,明亮空灵的月,清幽静谧的夜。 师:概括的很好,在“春” “夜”这 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感受到了诗人营造的澄澈渺远、幽美恬静的意境,那么诗人此时的心情如何 生:闲适。 师:一个“闲适”是不足以表达诗人的内心的。如果是你看到这样的美景,心情会怎样 生:愉悦、激动、兴奋。 师:对啊!我们在鉴赏诗歌时, 一定要进入诗人创设的那个意境中去,结合自己的情感经历去体会诗人的情感,达到一种共情。此时此刻,诗人的内心是极其愉悦与兴奋的。在这副画面里,哪一个意象最为重要 生: “月”。 生: “江”。 师:我听到了不同的答案。那我再问 一个问题:这些意象中,少了哪个就都黯然失色了 生 :“月”。 师:现在明确了。 “月”在这些意象中是最重要的。有了它,我们才欣赏到了 那样一幅澄澈幽美的画面。现在回忆一下学过的有关“月”的诗句,我们来一轮飞花令。 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生: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生: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玉暖日生烟。 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师:很好,大家记了不少有关“月” 的诗句,那么这些古诗中的“月”都寄予了诗人们什么样的情感 生:相思、思乡。 生:思念、离愁。 生:宇宙意识。 师:的确, “月”的内涵是很丰富的,不同的心境,也就给予了“月”不同的情感。那么这首诗歌中,“月”又引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触呢 按照我们读懂诗歌的方法,先看一下有没有明确的情感词 生:有。 “愁”和“相思”。 师:同学们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