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章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单元活动 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 地形图一般通过等高线或分层设色的方法表示地表的高低起伏,在地质勘探、矿山开采、城市规划、工程建设和军事等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课导入 图3-5-1 等高线地形图 图3-5-2 分层设色地形图 问 题: 图示地形区是什么地貌类型?它有什么特征?如何利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 区域 认知 地理实践力 综合 思维 人地协调观 培养学生具备对人类活动区域(包括自然区域和人文区域)的认知能力。这包括理解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特征,以及区域之间的联系和差异。通过学用地图探究地貌特征,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不同区域的地貌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指学生在地理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行动能力和品质。通过实地观察、测量和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等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提升对地貌特征的认知和理解,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在探究地貌特征时,学生需要综合考虑自然和人文因素,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从而得出全面的结论。 强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学生应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和促进作用。通过探究地貌特征,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人类如何适应和改造地理环境,以及如何在保护地理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核心素养 本节知识结构 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 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貌 应用分层设色图分析地貌 判读沙丘地貌特征 判读峡谷地貌 判读地面喀斯特地貌类型 判别山岭与谷底 认识等高线地形图 判读冲积扇地貌特征 目录 应用分层设色图分析地貌 叁 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貌 贰 认识等高线地形图 壹 壹 等 认 高 识 线 地 形 图 地形图 一 概念 地形图是一种按照一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规定符号,将真实地形、地貌描绘在平面上的地图 地形图 一 分类 主要有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地形图 一 表示方法 它通常用等高线来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反映地面的实际高度、起伏状况 地形图 一 学习意义 学会阅读地形图不仅可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还能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等高线地形图 一 等高线 地形图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闭合曲线 等高线地形图 一 绝对高度 概念: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即海拔 相对高度 绝对高度 意义:是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形的主要依据 相对高度 概念:某个地面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的高度(海拔)只差 意义:能够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 等高线地形图 一 坡度 EF等高线稀疏,单位水平距离内的高差较小———缓坡 E`F`等高线密集,单位水平距离内的高差较大———陡坡 等高线地形图 一 山脊和山谷 山谷:等高线由地处向高处凸出海拔较两侧低。例如图b。 山脊: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处,海拔较两侧高。例如图a 山脊连线(山脊线)也叫分水岭 山谷连线(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等高线地形图 一 鞍部和陡崖 陡崖:若干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如图b。 鞍部:两侧等高线闭合,且数值相等。如图a。 鞍部既是山谷线最高处,也是山脊线最底处 等高线地形图 一 山地和盆地与洼地 盆地与洼地:闭合曲线,外高内低,如图b。 山地:闭合曲线,外低内高,山峰符号 ,如图a。 400 600 800 示坡线 800 600 400 示坡线 山地和盆地与洼地 a b 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用以指示斜坡降低的方向。山地、山峰的示坡线换在等高线外侧,高度向外侧降低;盆地、洼地的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侧,高度向内侧降低。 实地观察提高对等高线地形图的认识 一 01 选择不同的地形部位,观察其实际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