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726988

第4课《海燕》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4-11-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9次 大小:225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4课,海燕,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
  • cover
《海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海燕》是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首散文诗,是高尔基早期的代表作品。1905年是俄国革命前夕最黑暗的时代,工人运动不断高涨,来自社会底层、深谙底层人民疾苦的高尔基借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深刻反映了革命前夕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言沙皇的黑暗统治必将崩溃,预示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必然取得胜利的前景,号召广大劳动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 这是一首气势磅礴的散文诗,极具革命浪漫主义特征,适合朗诵,另外这篇散文运用象征、对比等手法,从暴风雨的酝酿写起,随着雷电、风暴愈演愈烈,暴风雨一触即发,在一步紧似一步的变化中,逐步完整地塑造出海燕大无畏的英雄形象,这也是这首诗的一个学习重点。 【学情分析】 本文写于特定的历史年代,与学生生活相距甚远,要真正领略经典的魅力,就要引导学生联系特定的历史背景,仔细品读、揣摩这些意象的含义,来理解诗人文字中所寄予的独特情感。这首诗很适合朗读,但学生朗读水平参差不齐,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做到真正的有感情朗读。 【教学目标】 1.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意象,读出诗歌的情感。 2.结合创作背景,感受不同形象的深意,领会“海燕”精神的内涵。 3.学习诗歌的多种表现手法,如象征、对比、烘托和比喻、拟人等手法。 【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分析“海燕”形象的思想内涵。 2.品析含义丰富的语句,理解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教学方法】 诵读法、研讨点拨法、对比阅读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预习导学】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高尔基(1868—1936),苏联作家,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生在木工家庭,作品多半是描写沙皇统治下的人民的痛苦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905年和列宁会面,思想上受了很大影响,1906年发表了长篇小说《母亲》,反映了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被列宁称为是“一本很及时的好书”。高尔基的小说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剧本有《底层》等,除此以外,作者还写了许多政论、特写、回忆、文学论文等,对世界文学的影响很大。 高尔基写这首诗写于1905年俄国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夜,当时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沙皇反动政府加紧了对人民的镇压,正是革命与反革命激烈搏斗的时候。高尔基当时在彼得堡,亲身感受到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磅礴气势,目睹了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的残暴罪行。他为了热情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就写下了《海燕》这篇散文诗。 2.熟读课文,掌握字、词 苍茫: 胆怯( ) 精灵: 蜿蜒( ) 上课过程: 一、课前检测(订正反馈) 1. 文常填空 《海燕》选自,作者,国作家,主要作品有自传体小说《 》、《 》、《 》。《海燕》是短篇小说“幻想曲”《 》的结尾部分,原题为 2. 注音写字 苍māng( ) 飞cuàn( )蹿( )出去 蠢( )笨 xī( )灭 掠( )起 号( )叫 小号 ( )胆怯( )蜿蜒( )( ) 二、导入新课 1905年俄国社会受着沙皇的专制统治,社会黑暗,民不聊生。人民的革命运动也越来越高涨,亲自目睹一切的高尔基,用象征的手法,写出了《海燕》,号召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迎接革命暴风雨的来临。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被誉为“战斗的革命诗歌”的———《海燕》,去感受凝结着高尔基敏锐艺术感悟力的“海燕”形象。 三、读海燕 1.学生自由朗读(可小组合作) 2.分组朗读展示,学生点评。 (设计意图:从自由朗读入手,熟悉课文内容,让学生试着根据自己的理解掌控语调、语速、重音、停连,读出气势和感情,在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