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743469

第三单元 掏洋芋 教案 苏少版 音乐六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1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251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第三,单元,洋芋,教案,苏少版,音乐
  • cover
掏洋芋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掏洋芋》 教材分析:这是苏少版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它是一首风格独特的山西民歌,表现了农民丰收时候的喜悦情景。歌曲中演唱和念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歌曲充满生活的气息。全曲2个声部,4个乐句,有切分、大跳音程等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1.分别学会两个声部,准备演唱大跳音程。2.能边唱边模念掏洋芋动作,体验唱念结合的乐趣和劳动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1.轻松愉悦地体会歌曲的风格。2.准备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1.两个声部的准备配合。2.大跳音程唱准确。3.句末2拍唱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好,快乐的音乐课又开始了,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人说山西好风光》阿宝演唱) 这位歌手,大家都熟悉,人称山西民歌王,那有没有注意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人说山西好风光,是啊,山西,不仅风光好,那里的民歌种类、数量也是非常多的。 二、初步感受: 1.听赏。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山西民歌《掏洋芋》,我们一起来欣赏。 2.感受速度。 听完这首歌曲,你觉得它的演唱速度是怎样的? 生(缓慢、速度是慢的) 师(是啊,舒缓自由的节拍、速度,音乐里称它为散板。PPT出示散板 舒缓自由。) 让我们再来感受这种舒缓自由的散板。(听第二遍,同学们跟着音乐划拍,由于曲子速度较慢,老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做) 3.理解题目。 这首歌曲的名字是《掏洋芋》,什么是洋芋啊? 生说。(预设:如果说错了,你的猜想够大胆,不过,洋芋是洋芋,芋头是芋头,老师来给大家正确解释。如果对了,哇,这你都知道,真是见多识广。) 教师解释:洋芋也叫土豆或马铃薯,它既是重要的粮食,又可以作为蔬菜,由于它营养价值高,因而有地下苹果的美称,受到人们广泛喜爱,在中餐中有醋溜土豆丝、土豆烧肉等,在西餐中有土豆泥、薯片薯条等等。 “掏”在这里就是挖掘的意思,大家在地里掘地挖土豆,用了这个字更生动地表现了山西人民劳动时生动场境。歌曲里唱的山西农民用的工具是钁头,跟我们熟悉的锄头差不多(出示图)。同学们,掘地的动作你们会吗?跟老师一起来学一学掘地的动作。(要有图片,学生就有工具的形象) 三、二声部学习 1.感受歌曲表现形式,每声部的表现方式、表现内容。 听一听,这首歌曲是由几个人表现的,他们的表现方式、表现内容分别是怎样的?带着这些问题再来欣赏歌曲。(第三遍听歌曲,PPT出示以上问题和谱子) 两个人表演,一个是大人,一个是小孩。大人在演唱,小孩呢?(念)。小孩子正看着大人在掏洋芋,开心地跟着大人的歌声念了起来。那么念白内容与一声部的演唱内容有没有什么联系?(一是重复了大人的后半句歌词,二是模仿了大人的节奏来念的) 2.学说念白。 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二声部的念白。(色块显示)引导学生读,“哎呀”是在前一个是用力,后一个是惊喜的。“翻过来瞧一瞧”表示他很想看到土下面的的洋芋到底大不大。“满呀哈满山跑”好多蚂蚱,好想抓着它们玩。 老师唱大人的,请学生说念白。 (跟音乐再念一遍,教师指着谱子上面,作适当指挥提示开始念) 3.学习动作。 这个孩子不仅学说歌词,手上也情不自禁地学起了掏洋芋的动作。(教师示范这种情不自禁)我们一起感受孩子们的情不自禁,当听到孩子的念白时,我们一起做掏洋芋的动作,比一比谁的耳朵听得仔细,动作做得形象。(第四遍听,在念白处做动作。听、念、做结合。) 四、一声部学习 1.乐句及旋律相同相似。 我们跟着音乐轻声地哼唱,想一想演唱部分可分为几个乐句,找一找其中旋律相同或相似的乐句。 跟琴唱一唱相同或相似的乐句。(注音每句末的两拍唱足) 2.切分节奏。 老师发现歌曲中出现了×× ×这样的节奏(PPT出示),像这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