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74582

黄梅戏 评剧 新凤霞 发声练习 豫剧 常香玉 越剧 中国戏曲课件

日期:2024-05-04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103985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黄梅戏,评剧,新凤霞,发声,练习,豫剧
  • cover
课件94张PPT。黄梅戏 评剧 新凤霞 发声练习 豫剧 常香玉 越剧 中国戏曲第一节 戏曲的特征与发展过程一、戏曲的概念与特征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这些形式主要包括:诗、乐、舞。诗指其文学,乐指其音乐伴奏,舞指其表演。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 中国戏曲的特点“谓以歌舞演故事也”———王国维。 戏曲与话剧,均为戏剧之属,都要通过演员扮演人物,运用对话和动作去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所不同者,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们所熟知的“唱、念、做、打”。 中国戏曲表现生活,运用了一种“取其意而弃其形”的方式 。 中国戏曲面对舞台之狭小与生活之博大的矛盾,善于运用虚拟的手段,制造弹性的时空,又借助于演员生动的表演和观众的想象与理解,来完成对阔大天地的描画。  始于离者,终于和 就是不同的表达形式有不同的韵味,但是都是指向同一种目的。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这些形式主要包括:诗、乐、舞。诗指其文学,乐指其音乐伴奏,舞指其表演。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而这些艺术因素在戏曲中都为了一个目的,即演故事;都遵循一个原则,即美。二、中国戏曲发展的过程1、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傩戏。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表演成份的“角抵戏”,尤以《东海黄公》为著。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具有了更为浓郁的表演成份,如《拔头》、《代面》、《踏摇娘》等。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民间的歌舞戏进入宫廷,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民间又出现了“俗讲”和“变文”等通俗说唱形式。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出现很多市民娱乐场———瓦舍”和“勾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金代,在宋杂剧基础上,北方出现了“金院本”,南方出现了“南戏”。元代,北方形成“北杂剧”,南方南戏进一步发展成熟,戏曲形成。 【思考】在原始社会,原始人类遇到一些可怕的事情总是归于一种无形的力量,认为是“鬼”、“怪”作祟,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一、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傩戏1.产生背景2、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戏 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式,它形成于南北宋之交的浙江温州(古称永嘉)一带的民间,时称永嘉杂剧。它是在宋杂剧的基础上,融和南方民间小曲、说唱等艺术因素形成的。以体制庞大、曲词通俗质朴为其特点,已粗具戏曲的基本艺术特征。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 傀儡戏勾栏百戏说唱顶竿《清明上河图》中的说话场面3、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元杂剧 元代,是中国戏曲史的一个重要时期,它以其元曲闻名于世,而元曲中影响最著者,唯北杂剧(亦称元杂剧)。北杂剧之文学,以质朴自然胜,后世戏曲文学无有出其右者;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杂剧作家,“元曲四大家”(关、白、马、郑),使北杂剧成为一代之文学。北杂剧之表演则显示出戏曲在形成之初的朴实和浓郁的民间气息。 关汉卿 代表作《窦娥冤》 马致远 代表作《汉宫秋》 白朴 代表作《墙头马上》 《梧桐雨》 郑光祖 代表作《倩女离魂》元曲四大家 4、中国戏曲的第二个繁盛期———明清传奇 传奇,源于宋元南戏,是它成熟化与规范化的结果。明中叶以后,传奇代替杂剧成为戏曲舞台上的主角。其剧本文学曲词典雅,体制庞大,名篇佳作不胜枚举,为戏曲文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